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非金属的意思、非金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非金属的解释

一般没有金属光泽和延展性、不易导电、传热的单质。除溴以外,在常温下都是气体或固体,如氧、氮、硫、磷等。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非金属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非金属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指不具备金属特性的元素或物质,强调其物理与化学性质与金属相反。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汉语词典释义

  1. 基本定义

    指非金属元素(如氧、硫、碳等)及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通常表现为缺乏金属光泽、延展性差、导电导热性弱等特征。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87页。

    (注:因未提供可验证链接,此处仅标注纸质权威来源)

  2. 构词解析

    • “非”:表否定,即“不属于”或“不具备”。
    • “金属”:指具有光泽、延展性、导电性等特性的元素(如金、铁)。

      组合后强调与金属性质对立的物质类别。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12卷,第107页。


二、科学定义延伸

在化学中,非金属指电负性较大、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的元素,多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角(如氟、氯、氮)。其单质常以气体或脆性固体存在,化合物多为共价键结合。

来源:中国科学院《化学术语》科学出版社,2017年。


三、常见非金属物质示例

  1. 单质:氧气(O₂)、硫磺(S)、金刚石(C)。
  2. 化合物:二氧化碳(CO₂)、水(H₂O)、食盐(NaCl,含非金属氯)。

四、词典释义的局限性

需注意:汉语词典侧重性质描述,而科学定义需结合原子结构(如价电子数)及化学行为(如氧化还原性)。例如石墨(碳单质)虽具导电性,但因其他性质仍归为非金属。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


汉语词典中“非金属”的核心是性质上区别于金属的物质类别,其释义以物理性质(光泽、导电性等)为判定基础,而科学定义进一步深化至原子层面的电子行为。

网络扩展解释

非金属是指一类在通常条件下不具备金属特性的化学元素及其单质。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基本特性

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通常表现为气体(如氧、氮)、脆性固体(如硫、磷)或液体(仅溴为例外),缺乏金属光泽和延展性,且不易导电、传热。

二、物理特性

  1. 状态与形态
    除液态溴外,常温下非金属单质多为气体或固体,固态时多为分子晶体(如硫)或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

  2. 物理性质差异
    不同非金属的硬度、颜色差异显著,例如硫呈黄色且柔软,而金刚石(碳的同素异形体)是已知最硬的物质。

三、元素分布与结构

非金属主要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方,包含15种元素及氢、零族元素。它们的原子通常具有较多价层s和p电子,易形成双原子分子(如O₂)或骨架状、层状大分子结构(如石墨)。

四、常见示例

典型非金属包括氧(O)、氮(N)、硫(S)、磷(P)、碳(C)等。这些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氧气、硫磺、石墨等。


提示:以上内容整合了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的定义和特性描述。如需完整信息,可参考相关化学教材或元素周期表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射白纻词别才不并测旗铛铛出钱辞违待待儿打扰断骨契饵餻梵字废典風欬关郡珪斗豪焰衡栿鹤钥怀胎机发疾忙经度膌胜集邮絶交书均衡肯首科折孔皆两省六历理由鑪鞴毛嫔梅花叠螟蜮蜜源内酒内亲外戚撇脱青蕃酋豪容长脸宂沓色勃闪婚山樵释俗首要术籍太极拳添油炽薪鶗鴂雕卉哃吓无匮五藏六府霞虹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