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alf month]∶一月之半
(2) [half-moon]∶当月球半个圆面被照亮时的上弦月或下弦月;上弦或下弦时看到的月球
(1).半亏之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沅水 ,又东歷 临沅县 西,为 明月池 白壁湾 ,湾状半月。” 北周 王褒 《从军行》:“平云如阵色,半月类城形。” 唐太宗 《秋日即目》诗:“落野分星箭,弦虚半月弓。”
(2).半个月。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白菊》诗:“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宋史·食货志上二》:“二税须於三限前半月毕输。”
“半月”在汉语中是一个兼具字面义与引申义的复合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解释,“半”表示二分之一,“月”指月球或月份,组合后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天文学概念 指月亮处于上弦或下弦时的形态,即月球被太阳照射部分呈现半圆形状态。此时月球与太阳的黄经相差90度,常见于农历初七至初九(上弦月)或廿二至廿四(下弦月)。《中国天文年历》中将其定义为“月球视运动周期中的两个特殊相位”(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官网)。
二、时间计量单位 表示十五天的时间跨度,例如“半月刊”指每十五日发行一次的出版物。此用法源于古代历法中“朔望月”的划分,《周髀算经》记载“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半月而行六度有奇”,将一月分为两段(来源: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
三、形态类比引申
“半月”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时间概念
指一个月的一半时间(即15天左右)。例如古代税收制度中提到的“二税须於三限前半月毕输”(《宋史·食货志》),现代用法如“年终奖为1个半月工资”。
月相形态
指月球被太阳照亮一半时的形态,具体分为:
当月球与太阳呈90度角时,地球观测者只能看到月球被照亮的一半,此时呈现半圆形或半椭圆形。这种现象每月出现两次,分别对应上弦和下弦阶段。
可通过等来源获取更多历史用例及科学解释。
哵哵鸟傍不肯薄民备豫兵民布衣蔬食裁许彻昼饬力齿杖崇邃垂顾当使登记洞庭春恶业附白抚翼公便故甚其词河虾图哗词槐蚁哗诛饥飡渴饮借水推船解帖脊膂镜察警健绩效诳谝冷怔联贴逦递柳八乱原轮训雒阳生驴驹媚马轝梦中説梦年祀盘筵墙倒众人推七宝欋推善性慎重饰车诗敌瞬华私尊獭繖天怀挑雪填井徒乱人意外方内圆温语纤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