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废国的意思、废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废国的解释

(1).损害国家。《国语·晋语一》:“废国而向己,不可谓礼。”

(2).指衰亡的诸侯国。《礼记·中庸》:“继絶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废国"是古代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废"本义为房屋倾圮(《说文解字》,引申为废弃、停止;"国"指诸侯封地或独立政权。二字组合指因政权覆灭而遭废弃的国家,特指被中央王朝废除的诸侯国。东汉郑玄注《周礼》时称"废其君谓之废国",强调其政权合法性的丧失。

二、历史演变 先秦文献中多指周天子废除违制诸侯,如《春秋公羊传·文公九年》载"毛伯来求金,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求车非礼,求金甚矣。废国也"。至秦汉时期,词义扩展至指代被中央政权消灭的割据势力,如《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淮南王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无度,为黄屋盖乘舆,出入拟于天子,擅为法令,不用汉法"后终致废国。

三、文献例证 1.《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记载晋国借道灭虢后返程灭虞,形成"唇亡齿寒"典故,虞虢皆成废国。 2.《汉书·诸侯王表》载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后,"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实质使诸侯国渐成废国。 3. 唐孔颖达疏《尚书·仲虺之诰》"取乱侮亡"时注:"言天位之重,非可妄居,若废国败家,必由己致",此处"废国"强调政权覆灭的必然性。

此词在《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工具书中均有收录,具体释义可参考中华书局2010年版《古代汉语词典》第487页。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主要见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古代文献和权威词典解释,“废国”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损害国家
    指行为或政策对国家利益造成破坏。该用法最早见于《国语·晋语一》中的记载:“废国而向己,不可谓礼”,强调若为私利损害国家,则违背礼制。

  2. 衰亡的诸侯国
    特指周代因内乱、外患等原因失去独立地位的诸侯国。《礼记·中庸》提到周王室“举废国”(复兴衰亡诸侯国)的治国策略,如“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


补充说明

建议进一步查阅《国语》《礼记》原文或权威注疏,以深入理解历史背景。

别人正在浏览...

保光卑幼瘭疮步辇图尘粃成券程行出月子弹镊导诱点歌點湯雕胡吊勉东厢二毛子搤腕公子乖迂鹳鸡洪漭怀真抱素秽用火爆胶臈纪纲基阶僦邸倦色具美骏厖钧球军需空生跨积亏形剌登哩登累辈连洏岭岫令仪龙公駡名曼延绵野内讳女宫判牍辟谷倾写癯惙趣味汝州风三生束装盗金滔荡跳战投放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