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骏蒙 ”。亦作“ 骏庞 ”。犹言笃厚。《诗·商颂·长发》:“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 毛 传:“骏,大;厖,厚。” 孔颖达 疏:“言为下国大厚,谓成其志性,使大纯厚也。”《荀子·荣辱》:“《诗》曰,‘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蒙’,此之谓也。” 杨倞 注:“蒙读为厖,厚也。今《诗》作‘骏厖’。”《孔子家语·弟子行》:“ 孔子 和之以文,説之以《诗》曰,‘受小拱大拱,而为下国骏庞。’” 王肃 注:“骏,大也;庞,厚也。”
“骏厖”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在《诗经·商颂·长发》中,“骏厖”被解释为“大而厚”,引申为品德笃厚、纯朴,如“为下国骏厖”指君主以宽厚德行庇佑臣民。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用于文学创作或古籍研究,需注意古今差异。
《骏厖》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又快又好的马匹。
《骏厖》的部首是马部,由马字旁组成。它的总共13个笔画。
《骏厖》最早出现在《康熙字典》中,它是根据古代中国人对骏马的称呼而来。
骏厖的繁体字为「駿脈」。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是不断演变的,因此《骏厖》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其字形为「駿脈」。
1. 这匹骏厖跑得非常快,是个好马。
2. 他一骑上那匹骏厖,瞬间消失在视线之中。
1. 骏马 - 指快速、高质量的马匹。
2. 马匹 - 指用于骑乘或拉车等活动的马类动物。
3. 骏丽 - 形容美丽、华丽。
骏马、良驹、好马。
病马、劣马、老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