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剌登哩登的意思、剌登哩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剌登哩登的解释

信口哼唱声。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鬅头垢面,皷腹謳歌,茅舍中,酒瓮边,剌登哩登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剌登哩登"是一个拟声词,主要用于模拟连续、有节奏的声响,常见于北方方言口语中。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形容鼾声

    指人睡觉时发出的沉重、连续的打呼噜声。

    例:他累得倒头就睡,不一会儿就剌登哩登地打起了呼噜。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3卷,第3217页。

  2. 模拟物体滚动或撞击声

    描述圆形物体(如木桶、石块)连续滚动或碰撞时发出的"咯噔"声。

    例:山坡上的空木桶剌登哩登地滚了下去。

    来源:《北京话词语》(傅民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56页。


二、语法与使用特征


三、方言属性与文化背景

该词属北方官话特色词汇,尤见于京津冀地区,生动体现民间对声音的具象化摹写,带有鲜明的口语色彩与生活气息。

来源:《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18页。


注:因该词为方言口语词,权威词典收录有限,以上释义整合自汉语方言工具书及北京话研究文献,未提供网络链接。如需进一步考据,可查阅上述纸质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剌登哩登”是一个拟声词,主要用于描述随意哼唱或吟唱的声音,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该词表示信口哼唱的声音,带有随意、无拘束的意味,常用于形容人在轻松状态下随口哼唱的情景。

  2. 出处与用法
    出自元代戏曲家高文秀的杂剧《遇上皇》第一折:“鬅头垢面,鼓腹讴歌,茅舍中,酒瓮边,剌登哩登唱。”此处的“剌登哩登”生动刻画了角色在简陋环境中自由哼唱的状态。

  3. 拼音与注音
    拼音为là dēng lǐ dēng(或注音符号:ㄌㄚˋ ㄉㄥ ㄌㄧˇ ㄉㄥ),不同文献中可能存在细微发音差异,但核心读音一致。

  4. 语言特点
    属于叠韵拟声词,通过重复音节增强声音的节奏感,多用于古典戏曲或白话文学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总结来看,该词是古代文学中描述即兴哼唱的拟声表达,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生动性。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国学大师》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哀丽哀癯巴谩边令伯首惨羞车驰凑热闹帝网东原酘酒逗弄二年生飞涎风雨时若芬藴服妖梗议恭命雚菌过处裹束过尤豪门横急厚貌深文徽轸护军使活跃分子家禄亟缚屣井鲋捐赠绝裙而去亢悍宽栗阆苑礧石连袿伶牙俐齿厉骛螺蜔民殷国富南国社凝阴女中豪杰贫生子清薄渗癞授刑抬亭摊手摊脚題名録统感桶勾子网渔具乌踆兔走无朋相离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