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封题的意思、封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封题的解释

(1).物品封装妥善后,在封口处题签。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 诞 曰:‘吾膏久致梁上,人安得盗之?’给使曰:‘不然。府君视之。’ 诞 殊不信,试为视之,封题如故。” 五代 齐己 《咏茶十二韵》:“封题从泽国,贡献入 秦 京。” 元 王浍 《江行》诗:“封题两瓮寄白髮,儿涯不是作鱼官。”

(2).特指在书札的封口上签押。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3).引申为书札的代称。 明 吴宽 《赋黄楼送李贞伯》诗:“暇日登高倘能赋,封题须附冥飞鸿。” 明 汪廷讷 《玉包肚·寄陈荩卿》曲之一:“青溪大隐,托江鱼把封题寄频。”

(4).犹封奏。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我把这屠龙寳剑认真提,先斩戮后封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封题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语义的复合词,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有所不同,核心围绕“封闭”与“题写”两个动作展开。以下是权威词典释义及用法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封装物品并题写标记

    指将物品包裹或装入容器后,在外部书写相关文字(如收件人、物品名、寄件人等),以便识别或传递。

    示例:古代书信、礼物寄送时,常以绢帛或木盒封装,并在外书写“封题”。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2. 试卷密封题名处

    在科举考试中,为防舞弊,考生需将试卷上写有姓名籍贯的部分折叠粘贴覆盖,称为“封题”。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语义分项详解

  1. “封”的义项

    • 封闭:如“密封”“查封”。
    • 包裹:如“封缄”“封装”。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题”的义项

    • 书写:如“题字”“题名”。
    • 标识:如“题目”“标签”。

      来源:《辞源》(修订本)


三、古籍用例佐证

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描述书信写毕封装题写的情景。

来源:《全唐诗》中华书局点校本


四、现代应用场景

来源:《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上海文艺出版社)


“封题”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其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但始终围绕“封闭物件+题写标识”这一核心行为展开。

网络扩展解释

“封题”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文献和语境中有所差异。综合多个来源的释义,主要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1.物品封装后的题签

指在封装好的物品封口处题写标记或签名,用于标识物品信息或确认封装完整。例如:

2.书札封口的签押

特指古代书信在封口处签名或盖章以示保密或认证。例如:

3.书札的代称

引申为书信本身的代名词。例如:

4.科举考试的保密措施

指科举考试中将试题密封于函套中以防泄露。例如:


补充说明:前三种含义较常见于文学或日常场景,第四种属于特定历史制度。不同文献对“封题”的侧重点略有差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搜神记》《白居易集》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标签伯仲间不正当竞争草螽蹅狗屎衬句蹰踟出访村居道义大壮舞典签彫焕二十八星饿死事大法门寺繁人返祖现象腹引高位厚禄緪索钩缠龟星孩乳珩璜浩荡毫发丝粟呵诹轰雷贯耳后脸儿花扑扑检约交谲极地戢定姐姐絶早劳什骨子冷饮离京鲁莽庙瑟音末学肤受潜构掮客钱龙諐阳裘马轻狂乞子荣敷三头六证生类售货书符咒水畏明限碍向前先亲后不改媟嫚谢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