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俸禄的意思、俸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俸禄的解释

[official's salary] 旧称薪给

事不肯多做,俸禄却不少拿

详细解释

官吏的薪给。《韩诗外传》卷九:“ 田子 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鎰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三国志·吴志·朱桓传》:“爱养吏士,赡护六亲,俸禄产业,皆与共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优老》:“﹝ 康熙 ﹞二十一年 云南 平, 世缨 疏辞俸禄且乞骸骨,特赐白金三百两,驰驛回籍。” 冰心 《两个家庭》:“谁知回国以后,政府只给他一名差遣员的缺,受了一月二百块钱无功的俸禄,他已经灰了一大半的心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俸禄是古代官吏按规定获得的物质待遇,其含义和特点可归纳如下:

  1. 词义解释

    • 读音为 fèng lù,指旧时官吏的薪给收入,属于官方报酬体系。
    • 字义上,“俸”特指钱币形式的薪俸(如银子),“禄”则包含粮食、实物等非货币性待遇(如禄米)。
  2. 构成与形式

    • 主要形式包括土地、实物(如粮食)、钱币等。例如汉代官员既有俸银,也有禄米分配。
    • 不同朝代形式有别:商周时期以封地收入为主,春秋至唐初以实物为主,唐代后逐渐货币化。
  3. 历史演变

    • 早期与爵位挂钩,如商周时期俸禄表现为封地经济收入。
    • 唐代确立品级制度后,俸禄按官员品阶发放,形成规范化体系。
  4. 文献例证

    • 《后汉书》提到“有志操者,加其俸禄”,体现其作为官员激励手段的功能。
    • 欧阳修《泷冈阡表》载“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反映古代官员收入与清廉观念的关系。

注:如需了解具体朝代的俸禄标准或典型案例,可参考《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等权威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俸禄》这个词来源于汉语,意思是指官员或者高级职位人员从国家或者团体所领取的薪酬或报酬。它的拆分部首是“亻”和“禾”,笔画数量为11画。这个词的繁体字为「俸祿」。 在古时候,汉字“禄”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它常被写成「祿」,其中有一个“礻”用于表示礼物的意义。这种字形在古籍中出现较多,在一些现代书籍和字典中也可以看到。 以下是关于《俸禄》的一些例句: 1. 他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了丰厚的俸禄奖励。 2.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可以享受国家给予的稳定俸禄。 一些相关组词包括:俸禄制度、俸禄待遇、俸禄发放等。与“俸禄”近义的词有:薪酬、报酬、工资等。而反义词则包括无酬、无报等。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若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百废具兴败没鄙褊褼部勒羼入宠赠弹正倒霉蛋钓槽抵啎东方日头一大堆东洛敦煌变文二重根烦渎芳润風攄封熊芬氲富饶彀当光远贯连圭首还轴红蝙蝠会喜交怀假饶寄惠瘠枯金器矿术猎围令终里排龙薣陇客禄田吕公书茂彦磨砻浸灌僻典七返九还屺岵青环劝谏区中缘桑榆暖十科手将鼠啮虫穿松黄铁活投身纤长相仿相效乡土文学邪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