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羔鴈的意思、羔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羔鴈的解释

见“ 羔雁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羔雁,汉语复合词,由“羔”与“雁”两种动物名称组成,本义指古代用作馈赠的羔羊和大雁,后引申为礼仪性礼物或人际交往中的象征物。以下是具体解析:

  1. 基本释义

    “羔”指幼羊,《说文解字》释为“羊子也”;“雁”即大雁,属候鸟。古代羔与雁常用于祭祀、聘问等场合,合称时特指礼仪交往中的贵重礼物。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诸侯朝觐时需“以禽作六挚”,其中“卿执羔,大夫执雁”,体现等级礼制。

  2. 具体应用

    • 聘礼象征:先秦时期,羔雁为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等)中的重要信物。《仪礼·士昏礼》载“纳采用雁”,后因雁难捕获,部分仪式改用羔羊替代,合称“羔雁”。
    • 朝觐礼仪:汉代官员觐见君主或上级时,常以羔雁表达敬意,如《后汉书·礼仪志》提及“三公奉羔,九卿奉雁”的朝贺制度。
    • 文人互赠:唐宋时期,文人雅士互赠羔雁喻示君子之交,如白居易诗云“持杯凝远睇,触物结幽情。以我残杪身,清谈遇君子。羔雁一时礼,风期千载名”。
  3. 文学引用与演变

    唐代《礼记正义》注疏中,羔雁被解释为“取其群而不党”“候时而行”的品德象征。宋代以后,词义逐渐泛化,可比喻人才荐举(如“羔雁成群”指贤士众多),或借指谦逊有礼的态度。

  4. 现代用法

    当代汉语中,“羔雁”一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如描述古代礼制或作为典故修辞。例如《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释义为“小羊和雁,古代用作卿、大夫的贽礼”。

网络扩展解释

“羔鴈”是“羔雁”的异体写法,属于古代礼仪文化中的特定用词,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小羊和雁,是古代卿大夫阶层使用的见面礼(贽礼)。最初以麑鹿(幼鹿)为礼,后逐渐演变为羔雁。

二、用途与历史背景

  1. 礼仪功能
    作为贽礼,用于晋谒、婚聘、征召等场合,象征身份与礼节。如《白虎通德论》记载:“卿大夫贽,古以麑鹿,今以羔鴈”。
  2. 等级象征
    羔雁的使用体现了周代礼制中“以禽兽别尊卑”的规则,卿大夫阶层通过特定礼物彰显地位。

三、引申意义

唐代起衍生出比喻显贵者礼聘的用法。例如白居易《荐李晏韦楚状》中“降羔鴈之礼命”,借指朝廷对贤士的郑重邀请。

四、字形与读音

五、相关词汇

与“羔鴈”相关的成语包括“鱼书鴈信”“鵰心鴈爪”等,多与书信、礼节相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贽礼制度或具体文献出处,可参考《周礼》《白虎通德论》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阿忒迷失拔萃出群保大保义宝镇本处冰蘗比物此志不搬陪长生久视醋浸曹公答施达尊髢髢跌顿地螾翻耕分钗風生爐赋恤高奬汩汲姑苏台骇闻毫毛何足挂齿虹裳惠剑昏晚瞷瑕脚凳戒曙眷想君平可必课罚空投块聚敛黛枚数靡曼命期睦崇年高德卲旁资漰奔批红判白锵然全能惹厌冗笔申恨十进制硕生琐第推收驼背维结未详下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