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陵阳山的意思、陵阳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陵阳山的解释

(1).相传为 陵阳子明 得仙之地。在今 安徽 宣州 城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三》:“又东逕 安吴县 ,号曰 安吴溪 。又东, 旋溪 水注之,水出 陵阳山 下。逕 陵阳县 西,为 旋溪 水。昔县人 陵阳子明 钓得白龙处,后三年,龙迎 子明 上 陵阳山 。山去地千餘丈。”参阅《元和郡县志·宣州》、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宁国府》

(2).水银的别称。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凡方书所名药物,又或与常药物同而实非者,如河上姹女,非妇人也;陵阳子明,非男子也。” 王明 注:“陵阳子明,水银别称……《石药尔雅》云:水银一名子明,一名阳明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陵阳山是汉语典籍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地理名词,其核心释义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词源学定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陵阳"条目解释,"陵阳"作为山名专指安徽省南部特定山体,读音为"líng yáng shān",属地理实体名词。该名称最早见于战国文献,《哀郢》"当陵阳之焉至兮"句中的"陵阳"即指此山。

二、地理学特征 《中国地名大辞典》载明其地理位置:主体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南部,属九华山山脉分支。主峰海拔483米,地质构造为花岗岩山体,包含三座毗连山峰,山间存有黄石溪、琉璃岭等自然景观。

三、文化意象延伸

  1. 道教文化载体:南朝《云笈七签》将其列为"三十四福地",相传西汉窦子明在此炼丹得道,现存炼丹井、丹灶等遗迹。
  2. 文学创作母题:李白《登陵阳山望黄鹤山》等17首诗词均以该山为意象,形成"陵阳秋月"等固定文学符号。
  3. 民俗信仰中心:青阳县志记载山麓存有始建于唐的曹大王庙,系皖南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场所。

网络扩展解释

陵阳山的含义可从地理实体和特殊别称两方面解释:

  1. 地理实体
    陵阳山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境内,具体在太平湖中游西北岸。山体由东峰、中峰、西峰三座主峰构成,海拔约300米,又名陵山、万寿山或三台山。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此山与仙人陵阳子明相关,传说他曾在此钓得白龙,后得道成仙。

  2. 特殊别称
    在古籍中,陵阳山也作为“水银”的别称出现,这一用法较为少见,可能与古代炼丹术或地方文化隐喻有关。

注意:部分网络资料提到陵阳山位于湖南常德,但此说法权威性较低,且未在其他可靠来源中得到印证。建议以安徽宣城的地理描述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哀策鞍鞽保终奔飇边营秉事逼取不以为意趩趩重聚次辂慈明无双厝火积薪大道曲打发道人头饤座芳草天涯凡轻缟冠霟霘鬟花佳客捡式狡佞锦鳞书沮洳欬唾圹虚劳民费财拉朽摧枯羸骸灵羽龙蛰麦畦梅花碑民资木腔内篇年分滂浩攀交掊怨钳子切己清瘦赏信罚明少妪拭玉手指书影丝车私下颂论誊録院铁番竿通品剸逐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