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樵苏不爨的意思、樵苏不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樵苏不爨的解释

谓虽有柴草,却无米为炊。指贫困。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幸有 袁生 ,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谈而已,有似 周党 之过 閔子 。” 明 宋濂 《桑仁卿传》:“ 仁卿 娶同县人 项寄瑗 ,其贤絶。 仁卿 固安贫,终日樵苏不爨, 项 无纤介见於容容。”亦作“ 樵苏失爨 ”。 清 吴伟业 《偶成》诗之十二:“冠櫛懒施高枕,樵苏失爨清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樵苏不爨”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iáo sū bù cuàn,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1. 词义解析
    该成语字面指“虽有柴草(樵苏),却无法生火做饭(不爨)”,比喻生活极度贫困,连基本温饱都难以维持。其核心是强调物质匮乏的窘境。

  2. 出处与典故
    最早见于三国时期魏国应璩(字休琏)的《与侍郎曹长思书》:“幸有袁生,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淡而已,有似周党之过闵子。”。文中通过描述友人袁生来访时只能清谈而无饭可炊的场景,凸显清贫之状。

  3. 用法与语法

    • 结构:主谓式成语,常作谓语或定语。
    • 感情色彩:含贬义,多用于形容生活困顿。
    • 示例:明代宋濂《桑仁卿传》中“仁卿固安贫,终日樵苏不爨”即用此典。
  4. 近义词
    常见近义表达为“樵苏失爨”,两者均以“无法做饭”隐喻贫困。

  5. 扩展说明

    • 单字释义:“樵”指砍柴,“苏”指割草,“爨”意为烧火做饭。
    • 文化背景:成语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对基本生存条件的重视,柴草与粮食的缺失直接关联民生疾苦。

总结来看,该成语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生动刻画了经济困顿的状态,兼具文学性与现实批判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樵苏不爨:词义和来源

《樵苏不爨》是一个成语,意为樵夫的柴火未烧尽,比喻事物尚未结束或人的才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宋史·文苑传》中的一句描述:“雷德龙微有文章,言之如吕望、曹操,樵苏不爨。”意指雷德龙的才华潜伏,尚未展露。

樵苏不爨: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部首:(木)+ (艹)+ (一)+ (爫)。

拆分笔画:(8画)+ (8画)+ (4画)+ (16画)。

樵苏不爨:繁体与古时候汉字写法

繁体字:樵蘇不爨。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不同,但对于《樵苏不爨》这个词,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并无差异,没有特别古怪的写法。

樵苏不爨:例句

1. 这位年轻画家的才华樵苏不爨,将来必定成为一代宗师。

2. 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的精神状态樵苏不爨,继续投身于艺术创作。

樵苏不爨: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樵夫、樵子。

近义词:樵村(成功有成)、材疏志大。

反义词:一朝一夕、事毕。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