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襃册的意思、襃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襃册的解释

亦作“褒册”。褒赠赐封。《新唐书·李适之传》:“ 适之 以祖被废,而父 象 见逐 武后 时,葬有闕,至是丐陪瘞 昭陵 闕中,詔可。褒册典物,焜照都邑,行道为咨叹。”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崇奉褒册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襃册”为古代汉语词汇,现多写作“褒册”,指古代帝王用于表彰、封赏的文书。“褒”通“襃”,意为嘉奖、赞扬;“册”指文书、典策,合称表示记录功绩或赐封的官方文件。该词多见于历史文献,如《宋史》中记载“颁褒册以旌忠良”,指通过官方文书表彰忠臣。

字形上,“襃”为“褒”的异体字,衣部结构,本义指衣襟宽大,引申为气度宏大、嘉奖;《说文解字》注:“襃,衣博裾也,从衣,声。”而“册”象形竹简编联成书,甲骨文作“”,《说文》释:“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也。”

该词属于古代行政文书体系,与“诰命”“敕书”等类似,但更侧重表彰功能。例如宋代官员受封爵位时,朝廷会颁发褒册以载录其功勋,兼具礼仪性与法律效力。现代汉语中已罕见使用,相关概念可参考《古代公文制度通论》(中华书局,2009年)中“封赠文书”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襃册”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1.拼音与基本解释

2.构成分析

3.文献例证

4.相关用法

总结来看,“襃册”是结合表彰与册封仪式的复合词,体现了古代政治文化中对功绩的书面认可形式。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新唐书》《事物纪原》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案据罢朝八政不刿蔀落衣颤笔骋心触景伤情出言店二哥钓榜斗叠断鹤继凫翻拍蕃育发旺干戈顾惯合昏降饯监印交讥几察解调肌慄寄人檐下究真儿急装峻极开绽可怕孔殷酷暑敛持溜溜儿陇头吟鸾舟毛兽酶原忸忸怩怩菩提子鹊舌群鸿戏海商算上行首神德沈肃寿幛说长说短叔夏嗣翰宿哲螳蜋奋臂突突囔囔无后巫女无由骁彍霄元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