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夏的意思、叔夏的详细解释
叔夏的解释
周 代“八士”之一。相传为掌管山泽的官员。《论语·微子》:“ 周 有八士: 伯达 、 伯适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随 、 季騧 。”《国语·晋语四》“询于‘八虞’” 韦昭 注引 贾逵 唐固 曰:“八虞, 周 八士,皆在虞官, 伯达 、 伯括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随 、 季騧 。”
词语分解
- 叔的解释 叔 ū 兄弟排行次序第三:伯、仲、叔、季。 父亲的弟弟,亦称跟父亲同辈而年纪较小的男子:叔父。大叔。 丈夫的弟弟:小叔子。叔嫂。 拾:“九月叔苴”。 ' 笔画数:; 部首:又; 笔顺编号:
- 夏的解释 夏 à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 中国朝代名:夏代。夏历。 指中国:华夏。 姓。 冬 笔画数:; 部首:夂;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叔夏"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称谓,主要包含以下含义:
-
字面拆解与核心含义
- 叔:在汉语中,"叔"主要有三个核心含义:
- 兄弟排行:指兄弟中排行第三的(伯、仲、叔、季)。这是最原始的含义。
- 亲属称谓:指父亲的弟弟,即"叔叔"。
- 对男性长辈或同辈的尊称:如"叔父"、"表叔"等。
- 夏:在汉语中,"夏"的含义丰富:
- 季节:指夏季。
- 朝代名: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
- 华夏/中国:"夏"常作为"华夏"的简称,指代中国或中华民族。
- 大:古汉语中,"夏"有"大"的意思(如《尔雅·释诂》:"夏,大也。")。
- 姓氏:作为姓氏使用。
- 组合义"叔夏":将"叔"与"夏"组合,"叔夏"通常不作为现代汉语的通用词汇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最常见的是作为历史人物的表字(字)。
-
作为历史人物的表字(字)
"叔夏"在古代常被用作男性的表字。取字"叔夏",其寓意往往与"夏"的含义相关,特别是取其"大"的含义:
- 寓意宏大、兴盛:"夏"有"大"义,"叔夏"可寓意为"盛大"、"宏伟"、"兴旺",寄托了长辈或本人对德行、功业或人生境界宏大宽广的期许。
- 体现文化认同:以"夏"为字,也体现了对华夏文明的认同和归属感。
- 著名人物示例:
- 徐梦莘: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叔夏。他编纂的《三朝北盟会编》是研究宋金关系的重要史料。他的名字"梦莘"(梦见"莘",商汤贤相伊尹耕于莘野)与字"叔夏"(盛大)相结合,体现了对贤德与宏大功业的向往。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
其他可能的指代(较少见)
- 在极少数情况下,"叔夏"可能指代排行第三且在夏季出生的人,但这种用法非常罕见且非标准。
- 也可能指代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域的称谓,但缺乏广泛认可的文献依据。
"叔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非一个独立的常用词条。其核心含义主要源于其作为历史人物表字的用法,尤以南宋史学家徐梦莘(字叔夏)最为著名。取此字通常蕴含宏大、兴盛的寓意,反映了古人对德行与功业的期许以及对华夏文明的认同。理解"叔夏"需结合具体的历史人物和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叔夏”一词的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用法分两个层面理解:
一、周代历史人物
“叔夏”最早出自《论语·微子》,是周代著名的“八士”之一,属于掌管山泽的官员。据《国语·晋语四》记载,这八位贤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均在虞官职位上任职。该用法属专有名词,特指这位历史人物。
二、亲属关系比喻
现代汉语中,“叔夏”作为成语使用时:
- “叔”指父亲的弟弟或母亲的兄弟
- “夏”指父亲的侄子或母亲的侄子
组合后比喻叔父与侄子间的亲属关系,也可引申指代亲戚间的联系。该用法多见于现代词典解释,属于亲属称谓的文学化表达。
需注意:
- 两种含义适用场景不同,前者用于历史文献,后者用于现代亲属关系描述;
- 姓名学中的“叔夏”另有吉祥寓意,取“勤勉肯干、前途光明”之意,但属衍生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罢弊比伉伯岳参奏超旷秤友宸奎重规叠矩处世大案大风曲澹濧大数帝屋发彩发令飞空刚疏更唱叠和梗野句枉挂相鹤貌画眉石讙沸荒茀浣花天户钞魂不附体交厝季弟浸涵记性觉非刳心老人婆两袖清风廉升连署六识逆恶捏两把汗驽朽盘香旆旌平安信愀然青云交泣啼若是胜国四布衣桃花流水跳棋绾错王旅违难文囓现银喜见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