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计算。《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三年》:“ 秦州 宿重兵,经费常不足, 奎 ( 薛奎 )务俭约,教民水耕,谨商算,岁中廩粟积者三百万。”
(2).商业税。算,赋算。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任将》:“ 李汉超 守关南,属州钱七八万贯,悉以给与,又加赐賚。 汉超 犹私贩搉塲,规免商算。有以事闻者,上即詔 汉超 私物所在,悉免关征,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
“商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解释:
计算
指数学或逻辑上的运算过程,常用于描述具体的数值计算。例如《续资治通鉴》中提到“教民水耕,谨商算”,即强调通过计算管理农业和税收。此外,“商”本身在古汉语中也有“测量、计算”的引申义,如《易·兑》中“商度(测量)”的用法。
商业税
特指古代对商业活动征收的赋税。例如宋代曾巩的记载中提到“规免商算”,即通过私贩逃避商业税。这一含义在多个权威词典(如汉典)中均有明确释义。
“商算”的核心含义围绕“计算”和“商业税”展开,具体语境中可能侧重不同。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续资治通鉴》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商算是指商业运算,即与商业相关的计算和运算的过程。商算涵盖了各种与商业活动相关的数学计算,如货物买卖的价格计算、利润的计算、投资回报的计算以及财务管理等。
商算的拆分部首为“贝”和“竹”,它的总笔画数为11笔。
商算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商代的商业运作和算计。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商人和商业活动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商算的概念也由此而来。
商算在繁体中的写法为「商算」。
在古时候,汉字商算的写法稍有不同,其写作为「商數」,數为计数的意思。
1. 商算是商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 他的商算能力非常出色,能够迅速计算出最优的商业方案。
组词:商业、商务、算术、算法。
近义词:商业计算、商业数学。
反义词:商业非算、非商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