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寄的意思、封寄的详细解释
封寄的解释
封缄寄递。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巨骨》:“刺史 魏凌 知 萼 爱奇,故封寄焉。”《歧路灯》第八六回:“背面写着: 嘉靖 □年□月□日 鄞县 封寄。”
词语分解
- 封的解释 封 ē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封闭。密封。封口。封存。封条。封贮。封面。封底。封锁。封顶。冰封雪飘。封山育林。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封。赏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封侯。封君(领有封地
- 寄的解释 寄 ì 托付:寄托。寄存。寄情。寄怀。寄意。 依靠,依附:寄居。寄食。寄生虫。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寄信。寄钱。 认的亲属:寄父。寄母。寄子。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封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封缄寄递,即密封物品后通过邮寄或托人传递的方式送达。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封:指封闭、密封,强调对物品的包裹或加封处理,确保内容不外泄或受损()。
- 寄:指托人递送或通过邮局传递,也可引申为寄托()。
- 组合义:两字结合后,特指将物品封存后通过特定渠道寄送的行为()。
2.文献例证
- 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巨骨》记载:“刺史魏凌知萼爱奇,故封寄焉。”,说明封寄行为在古代已用于传递特殊物品。
- 清代小说《歧路灯》第八六回提到:“背面写着:嘉靖年月日鄞县封寄。”,印证了封寄在文书传递中的实际应用。
3.历史背景
- 该词在袁世凯政府时期曾被仿照清代“寄信”制度使用,后因制度调整被废止(),可见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应用形式。
4.延伸关联
- 与“封寄”相关的成语包括“黄耳寄书”“寄人篱下”等,均涉及传递或依附的含义()。
总结来看,“封寄”是一个兼具动作描述与历史语境的双音节词,常用于古代文书或物品的密封传递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封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封寄(fēng jì)是一个动词词组,意思是将信件、包裹等物品封装好并邮寄出去。
拆分部首和笔画:
封(fēng)的拆分部首为寸(cùn),总共有5画;
寄(jì)的拆分部首为⼩(⼩⼤字上半部),总共有10画。
来源和繁体:
《封寄》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字形较简化。在繁体中,封寄的写法仍然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法中,封寄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总体上仍可识别为封寄。
例句:
1. 我今天要去邮局封寄一封信。
2. 请务必仔细封寄这个包裹,以免损坏。
组词:
包含"封寄"的其他词汇有:邮寄、邮包、快递。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寄送、寄出、邮寄。
反义词:
反义词包括接收、收件。
别人正在浏览...
仓帑怅塞车箱宠惜翠钱大鼓调妆独不见钝浊丰衍格尺革言和诱花子火头食子护攒洊跻兼年鲛工极本穷源解窜及今憿绝极目远望惊浸谨慎进退无途寄押沮胆喀嚓堪火跨籍蜡塌了帐猎民砻厉倮兽露申辛夷门宾模古挠正内媚帕头僻绝疲软轻虑浅谋曲高和寡伤热生木慎身修永设网诗叟鼠盗狗窃私名四友泰山府君挖垫无事狠小卷遐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