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企踵可待的意思、企踵可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企踵可待的解释

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后汉书·王符传》:“今使贡士必覈以实,其有小疵,勿彊衣饰,出处默语,各因其方,则 萧 、 曹 、 周 、 韩 之伦,何足不致, 吴 、 邓 、 梁 、 竇 之属,企踵可待。” 宋 司马光 《上皇帝疏》:“治平之期,企踵可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企踵可待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殷切期盼某事即将实现,含有翘首以待、指日可待之意。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释义、出处及用法进行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二、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化用自古代文献中的“企踵”意象:

  1. 《汉书·萧望之传》:“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 描述贤才渴望效力国家的迫切心情。
  2. 《后汉书·王符传》:“企踵可以瞻见。” 进一步强化“踮脚远望”的动作与期待心理的关联。

后世将“企踵”与“可待”结合,形成固定搭配,突出期盼之事近在眼前的语义。


三、用法与示例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6.
  3. 班固. 《汉书》. 中华书局, 2007.
  4. 范晔. 《后汉书》. 中华书局, 2007.

网络扩展解释

“企踵可待”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拼音与释义
拼音:qǐ zhǒng kě dài
释义: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多用于形容期待某件事或某种结果即将实现。


二、出处与典故

  1. 最早出处: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原文为:“吴、邓、梁、窦之属,企踵可待。”
  2. 后世引用:宋代司马光在《上皇帝疏》中也曾使用该词,如“治平之期,企踵可待”,进一步扩展了其应用场景。

三、用法与结构


四、例句参考

  1. 古例:“若改革得宜,则太平之世,企踵可待。”
  2. 现代用法:“项目进展顺利,成功企踵可待。”

提示:该成语使用频率较低,需结合语境谨慎使用。若需查看更多历史用例,可参考《后汉书》或司马光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傲头傲脑八卦白纱帽棒头本币骋锐陈挹催生婆带肚子点穴颠张跌份顶陷防水分店风平浪静覆验花灯江津角抗捷捷截拿旌羽进说久固雎鸠军徽恳愿灵鹄谩诈马闸子艨艟密茫茫磨止南岳夫人逆节泥猪瓦狗磐磨疋段批龙鳞纰越破损格勤恁鼽欬三十六行赏心亭山斤盛凉瘦生颂辞田连仟伯彤管颓气屠剔惟度未明求衣问案輼辌车文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