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温陶的意思、温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温陶的解释

晋 温峤 、 陶侃 的并称。 晋 成帝 时,二人以协同平息 苏峻 叛乱而齐名。《梁书·张缅张缵传论》:“ 瓚 不能叶和藩岳,成 温 陶 之举,苟怀私怨,构隙 瀟 湘 ,遂及祸於身。”《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是以 齐 晋 帅礼,鼎业倾而復振; 温 陶 释位,王纲弛而更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温陶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均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本义:温润的陶器

指质地细腻、触感温润的陶器,多用于形容古代礼器或工艺品。

文献依据:

《礼记·聘义》载:“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此处虽言玉器,但“温润”一词后被引申用于描述陶器质地。汉代《说文解字》释“陶”为“再成丘也”,本义与制陶相关,后衍生出“陶冶”“陶器”等词。

参考来源: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温"字条:指柔和、润泽;"陶"字条:指陶器或陶冶性情。


二、引申义:温和陶冶的品性

比喻人性格温和淳厚,或指环境对人品格的熏陶培养。

文献依据:

《诗经·大雅·板》有“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之句,郑玄笺注强调“温和以教”,体现修养之道。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暗含自然环境对人的陶染。

参考来源: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温"释义:柔和、温厚;"陶"释义:化育、培养。


文化关联

“温陶”融合了儒家“温良恭俭让”的伦理观(《论语·学而》)与道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的自然观,成为中华文化中“物我相融”的典型意象。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网络版):http://www.hydcd.com
  2. 《说文解字注》(在线检索):http://www.shuowenjiezi.com
  3.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古籍原文):https://ctext.org

网络扩展解释

“温陶”一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1. 历史人物并称
    指晋代名臣温峤与陶侃的合称。两人在晋成帝时期(326-334年)合作平息了苏峻之乱,因功绩显赫而被后世并称。这一用法多见于史书,如《梁书》记载:“瓚不能叶和藩岳,成温陶之举”。

  2. 成语比喻义
    作为成语时,“温陶”由“温暖”和“陶铸(熔炉)”组合而成,比喻良好环境对人才的培养作用。此义项源自《左传·僖公十三年》中“无为而治者温陶也”,强调通过温和治理营造社会发展的土壤。


注意:两种解释的文献来源不同,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历史人物并称的用法多见于魏晋南北朝史料,而比喻义则侧重哲学或文学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嗷咷八卦教摆话暴裂八咏褊鹊冰骨侧室缠手传房出令刺股悬梁翠实存入大专院校底法动掸东阬法货番当方式访知番捉氛埃风月馆鬲絶轨乱海流海堧皇阶稽度诫勑决事比牢栈默改末食木刻符契牛田堡聚诮侮切向速度齐家治国清话曲几曲跼三戒杀决舌尖音双金祀奉私全嵩邱随后贪陵退弃屯合瓦解土崩危邦诬谬险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