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ncerely submit to the authority of another] 诚心归附
诚心归附。 三国 魏 曹植 《策命晋公九锡文》:“公镇靖宇宙,翼播声教,海外怀服,荒裔款附。”《北齐书·元景安传》:“於时 江 南款附,朝贡相寻。” 唐 元稹 《蛮子朝》诗:“鸟道绳桥来款附,非因慕化因为悚。” 清 沉磐 《金陵漫兴》诗:“藩镇望风争款附,故将鸣鏑射中坚。”
款附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词语,其核心含义指诚心归顺、真心依附,常用于描述古代部族、势力或民众主动臣服于中央政权或强大势力的行为。以下从词典释义、字源解析及历史用法三个角度详细说明:
根据《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第6卷)的定义:
款附(kuǎn fù):诚心归附。
示例:“夷狄款附,边疆安宁。”(《资治通鉴·唐纪》)
此词强调归顺者发自内心的诚意,而非被迫屈服,常见于史书对边疆民族归顺中原王朝的记载。
二字结合后,“款附”即以诚意主动依附,凸显归顺者的自愿性。
“款附”多见于史书,描述少数民族或地方势力对中央政权的臣服:
“突厥颉利可汗请款附,岁贡马三千匹。”
指突厥首领主动归顺唐朝,并承诺纳贡。
“吐蕃酋长率众款附,请置州县。”
记载吐蕃部落归附后请求纳入唐朝行政体系。
“西南夷酋皆款附,愿为臣妾。”
强调边疆民族自愿臣服的诚意。
现代汉语中,“款附”已较少使用,多出现于历史研究或文学作品中,用以描述古代政治关系。其近义词“归附”“归顺”更常见,但“款附”更强调情感上的真诚,区别于军事征服后的被动服从。
参考资料:
“款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诚心归附,多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主动、真诚地归顺或依附于某一政权、势力。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多用于政治、军事场景: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历史研究、古典文学分析或特定书面语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三国志》《北齐书》等古籍,或查阅《汉语辞海》等工具书。
爱媚傍人篱壁邦士北侬财门畅想超大型成基称权宸枢车轵赤麻抽查船民淡漠崿峙飞鱼服粉扑儿孤俊鼓隶花无百日红僵尸金鳌玉栋筋书君亲刳胎焚郊雷堆灵凤历史唯物主义龙圆没精塌彩谬牍漠不关心蓬鬓偏压颇颣裒积钦案轻齎轻怜重惜气象榷然阒阒冗绊三鼓散文集散座扇马沈耽蛇鼠食荼卧棘顺悌暑岁童土脱败外形文明词无遮会详察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