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丰侯的意思、丰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丰侯的解释

传说中的古代因喝酒而亡国的诸侯。乡射礼图其形于罚爵上,作为酒戒之用。《北堂书钞》卷一四八引 汉 崔駰 《酒箴》:“ 丰侯 沉酒,荷罌负缶,自戮於世,图形戒后。”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 丰侯 得罪,以戴尊衔盃。” 元 吴莱 《夜听杨元度说宣和内宴杂事》诗:“ 丰侯 早著戒, 褒姒 竟为厉。” 清 厉鹗 《次韵西林和徐申来无酒》:“沉当戒 丰侯 ,嗜或败 齐 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丰侯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释义如下:

一、本义与起源

丰侯指古代中国一种象征劝诫饮酒礼仪的器物或人形偶像。其形象为头戴酒器、身佩酒具的坐像,常见于宴饮场合,用以警示过度饮酒的危害。该词最早可追溯至东汉郑玄注《周礼》时引述的《三礼图》,其中记载:“丰,国名也,坐酒亡国,戴盂戒酒。”

二、文化象征

丰侯被视为酒礼文化的具象化符号,承载两层核心含义:

  1. 劝诫功能:通过具象化“因酗酒亡国”的君主(相传为夏朝诸侯),警示世人节制饮酒,如《礼记·明堂位》疏云:“丰侯坐酒亡国,故以名戒。”
  2. 礼制载体:古代宴席中陈设丰侯像,象征“酒以成礼”的儒家伦理,强调饮酒需遵循礼仪规范。

三、历史演变

汉代至明清文献中,丰侯逐渐成为酒文化的代名词:

四、现代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丰侯被定义为古代劝诫饮酒的典型符号,如《汉语大词典》释义:“传说中的古代因酗酒亡国的诸侯,后用作酒杯的代称,亦泛指酒具。”


权威参考来源:

  1. 《三礼图》(郑玄注《周礼》引文),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经部礼类
  2. 《事物纪原·卷八·丰侯》,宋代高承撰(中华经典古籍库)
  3.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第12卷,页894

网络扩展解释

“丰侯”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诸侯,其核心含义与饮酒误国的警示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丰侯”指传说中因沉溺饮酒而亡国的诸侯,常被用作反面教材告诫后人节制饮酒。古代乡射礼中将其形象刻于罚酒器具上,提醒饮酒者以此为戒。

二、出处与典故

  1. 文献记载

    • 东汉崔駰《酒箴》记载:“丰侯沉酒,荷罌负缶,自戮於世,图形戒后”,说明其因酗酒导致亡国,形象被刻于酒器以警示后人。
    • 晋代葛洪《抱朴子·酒诫》提到:“丰侯得罪,以戴尊衔盃”,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酒戒象征的意义。
  2. 礼仪应用
    乡射礼(古代射箭饮酒的礼仪)中,将丰侯的形象绘制于“罚爵”(罚酒用的酒杯)上,提醒参与者饮酒应有节制。

三、引申含义

该词后来演变为对过度饮酒行为的代称,并成为传统文化中“酒德”教育的典型范例。元代吴莱等文人也曾引用此典故,强调饮酒需有度。

四、其他说法辨析

部分文献(如)提到“丰侯”指才华出众的贵人,但此解释与主流典籍记载不符,可能是对“丰”字“丰富”义的误引申。综合高权威性来源,主流含义仍以“酗酒亡国”为核心。

五、文学用例

清代黄毓祺在《咏史三十一首》中写道:“仍劝安丰侯,上书俯且偻”,此处借“丰侯”暗喻劝谏统治者勿重蹈覆辙。

“丰侯”作为文化符号,体现了古代对节制饮酒的重视。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细节,可参考《北堂书钞》《抱朴子》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败草宝林炳贲侧声超产持择冲爽冲邃丹局短期杜绝契斐然乡风伏听覆舟观衅刮野鬼觤辨锅铲汉籍红苕监元解人难得进黜镌心铭骨蹶然捃摭狂奴髡削库容来叶唠唠叨叨两榜论定冒暗毛崽子没脚海迷空步障命祀民誉念室倾晖奇庞福艾诠授容台束约岁时伏腊素馔炭纸条驳条秩題比铁棓通讯员頽怨驼肩歪剌姑枉费工夫王宫帷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