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授的意思、诠授的详细解释
诠授的解释
选授官职。詮,通“ 銓 ”。《周书·萧詧传》:“文官武寮,随即詮授。”
词语分解
- 诠的解释 诠 (詮) á 解释:诠解。诠注。诠释。诠证。诠言。诠次(a.条理、层次,如“辞无诠诠”;b.选择和编排,如“诠诠不精,致有差误”)。 事物的理:直诠(即真理)。发必中(恘 )诠(说出话来必定符合事理
- 授的解释 授 ò 给,与:授予。授权。授命。授奖。授旗。授衔。授意。 教,传给:授业。 受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诠授"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诠"和"授"两个语素复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是指对官职、职务或名位进行解释说明后予以正式任命或授予。具体解析如下:
-
诠 (quán):
- 本义与核心: "诠"的核心含义是解释、阐明、说明事理。它强调对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辨别和清晰的表达,使其意义得以明确。
- 引申义: 在古代选官制度中,"诠"引申为根据一定的标准(如品德、才能、资历等)对候选官员进行评议、衡量、甄别和排序的过程。这类似于现代的资格审查和评估。
- 来源参考: 《说文解字》释"诠"为"具也",段玉裁注:"具也,谓具说事理也。"《晋书·山涛传》有"涛甄拔人物,各为题目而奏之,时称山公启事",虽未直接用"诠",但体现了诠选之意。相关概念可参考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或《辞源》对"诠"的解释(例如,《汉语大词典》"诠"字条释义包含"评论;衡量。指铨选官员")。
-
授 (shòu):
- 本义与核心: "授"的本义是给予、交付、付与。它强调的是将某物或某种身份、权力、职位等正式地交给对方。
- 引申义: 在官职任命语境中,"授"特指正式地任命某人担任某个官职或授予其相应的权力、印信等。
- 来源参考: 《说文解字》释"授"为"予也"。《周礼·天官·大宰》有"以八柄诏王驭群臣... 三曰予,以驭其幸;四曰置,以驭其行;五日生,以驭其福;六曰夺,以驭其贫;七日废,以驭其罪;八曰诛,以驭其过。"其中的"予"、"置"即包含授予官职爵位之意。具体可查《古代汉语词典》或《王力古汉语字典》"授"字条。
-
诠授 (quán shòu):
- 合成词义: "诠授"作为一个复合词,其含义是"诠"与"授"的结合与递进。它指的是在授予官职或名位之前,先经过一个评议、衡量、甄别候选人的过程(诠),然后根据评议结果正式任命或授予(授)。
- 核心含义: 指经过考核、评议等程序后,正式任命官职或授予名位。强调的是任命过程的规范性和依据性。
- 使用场景: 该词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朝廷或官府选拔、任命官员的程序。例如,在史书、政书或涉及官制的典籍中可见。
- 来源参考: 该词在古代典籍中直接使用。例如,《通典·选举典》等记载古代选官制度的文献中常出现类似概念。权威的《汉语大词典》对"诠授"的解释即为:"选拔任命(官员)。诠,铨选。" 可查阅《汉语大词典》"诠授"词条获取详细释义和书证(如《北史·儒林传序》等)。
"诠授"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专指古代经过评议、考核等程序后正式任命官职或授予名位的行为。其核心在于"诠"(评议、衡量)在前,"授"(任命、授予)在后,体现了古代选官制度中力求规范和有据可依的特点。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用词,主要用于研究古代历史或制度时。
网络扩展解释
“诠授”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官职的选拔与授予,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诠授”指通过选拔程序授予官职,其中“诠”通“铨”(即铨选,指量才授官),“授”即授予。该词强调通过考核或评定后正式任命官职的过程。
2.词源与用法
- 诠:本义为详细解释、阐明事理,但在“诠授”中假借为“铨”,即衡量、选拔之意(《说文解字》中“诠,具也”)。
- 授:表示正式交付或给予职位、权力,如“授官”“授权”等。
3.古代文献例证
《周书·萧詧传》记载:“文官武寮,随即诠授”,意为文武官员的职位均通过铨选程序任命。此用法常见于史书,体现古代官僚体系的选拔制度。
4.现代关联
现代汉语中“诠授”已极少使用,但其核心含义与“铨叙”“任命”等词相通,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研究。
“诠授”是古代对官职选拔与任命的专称,需结合“诠”的铨选义与“授”的授予义理解,其例证可追溯至《周书》等史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徒摆张灞桥编外布气草窠承诺车士大伙诞乳钿筐點酥娘雕刺雕灭低俗敚攘烦气吠影吠声耿絜挂脚粮观象台谷稼狠透铁禾旗槐宸护身符架鳌兼该矫饬讦辞技巧运动巨眼人考室喇喇叭叭略彴领地灵润戮辱露影藏形秘密镍钢捧杯批龙鳞齐轨青苗遒紧曲荷上簿筲箕省郎送戏随包投鞭断流王时婉缛握纲提领无感五日子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