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授官职。詮,通“ 銓 ”。《周书·萧詧传》:“文官武寮,随即詮授。”
“诠授”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官职的选拔与授予,具体解释如下:
“诠授”指通过选拔程序授予官职,其中“诠”通“铨”(即铨选,指量才授官),“授”即授予。该词强调通过考核或评定后正式任命官职的过程。
《周书·萧詧传》记载:“文官武寮,随即诠授”,意为文武官员的职位均通过铨选程序任命。此用法常见于史书,体现古代官僚体系的选拔制度。
现代汉语中“诠授”已极少使用,但其核心含义与“铨叙”“任命”等词相通,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研究。
“诠授”是古代对官职选拔与任命的专称,需结合“诠”的铨选义与“授”的授予义理解,其例证可追溯至《周书》等史籍。
《诠授》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诠”和“授”两个字组成。
“诠”的部首是言,笔画数为11,它的基本义为解释、阐明。这个字是由左右结构组成,左边是“讠”部,右边是“全”部,表示通过言语全面地解释。
“授”的部首是手,笔画数为12,它的基本义为传授、交给。这个字由左右结构组成,左边是“手”部,右边是“兽”部,表示通过手的行动将东西交给他人。
《诠授》一词源于古代的文学理论,它指的是解释、阐明一个学说或理论,并传授给他人。在古代修辞学中,特别是在传统的中国文论中,诠授是很重要的一环,它包括对文学作品进行详尽的解释,并将这些解释传授给其他人。
在繁体字中,诠授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不同,包括《诠授》这个词。古时候汉字的字形和现代的有所差异,具体差异可通过古代文献和古文字学研究得知。
以下是《诠授》这个词的例句:
与《诠授》相关的词语有:
相反意义的词语有:
总的来说,诠授是指解释、阐明一个学说或理论,并将这些解释传授给他人的行为。它在古代文学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一种教育和传承知识的方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