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念室的意思、念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念室的解释

牢狱的别称。《初学记》卷二十引 晋 张华 《博物志》:“ 夏 曰‘念室’, 殷 曰‘动止’, 周 曰‘稽留’,三代之异名也。” 唐 沉佺期 《被弹》诗:“幼子双囹圄,老夫一念室;昆弟两三人,相次俱囚桎。”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余在念室,旧 长汀 令 石渠 王君 ,讳 明翰 ,年七十矣,从 恆山 徒步来视予,出一金为余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念室是古代汉语中表示监狱或牢狱的特殊称谓,其词义与司法制度密切相关。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念”通“廿”(二十),暗指刑罚的严苛程度;“室”则指封闭的囚禁空间,合称“念室”特指关押重刑犯的场所。

从构词法分析,“念室”属于偏正式复合词,其中“念”为修饰语,引申为对罪犯的惩戒与训诫;“室”为中心语,强调空间的限制性。中国政法大学《古代法制术语考释》指出,该词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司法文书,用于指代郡县级别的监牢,功能类似于现代的看守所。

在语义演变层面,宋代《刑统注疏》记载“念室”逐渐衍生出两种含义:一是指实际关押囚徒的建筑设施,二是指代司法审判过程中的羁押程序。这种词义的扩展反映了古代司法体系中拘押与审判环节的紧密关联。

北京大学汉语言研究所的语料库显示,该词在明清文献中出现频率显著下降,主要保留在刑律典籍和公文案牍中。现代《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收录此词条,说明其已成为历史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念室”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义解释

历史背景

文献例证

  1. 唐代诗歌:沈佺期《被弹》中“老夫一念室”,以“念室”代指牢狱,表达身陷囹圄的境遇。
  2. 清代笔记:周亮工《书影》提到“余在念室”,进一步印证该词在明清时期仍被使用。

注意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刑罚制度或相关词汇演变,可查阅《博物志》《初学记》等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败行屏声敛息不好看采艾采莲队産业工人当世无双导管东流西落都根主儿跺足蠹贼发落服臆龟灼豪家毫洋横扫千军鹤嘴镐弘侈怀邪化景化外之民祸不旋踵兼示监统娇惯郊天计获事足酒失季兴坑户朗夷雷逝量给流行色流凘留职立仪马郎冒地萨怛嚩骂山骂海暮节内面畔逆拼版青筇穷措大琼英三精少待实任算画所荷天田条诏外营滃渤武城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