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汉 代典籍。《宋书·律历志下》:“远考 唐 典,近徵 汉 籍。”
(2).外国人特别是 日本 人称 中国 汉文典籍。如:我需要查一下东洋文库的 汉 籍目录,不知这里的参考室有没有?
“汉籍”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解释:
“汉籍”指汉族的文化传承和文献记录,涵盖文学作品、历史记载、哲学著作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的典籍
指中国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流传下来的文献,如《宋书·律历志下》中提到“远考唐典,近徵汉籍”,即强调对汉代典籍的考据。
中国汉文典籍的泛称
在对外语境中,尤其是日本等东亚国家,“汉籍”泛指以汉字书写的中国古籍,包括经、史、子、集等类别。例如明代汉籍曾大量传入朝鲜,深刻影响了当地文化。
需注意区分具体语境:若涉及历史研究,通常指汉代文献;若涉及国际学术交流,则多指中国汉文古籍的统称。
「汉籍」是由「汉」和「籍」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根据汉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汉」的拆分部首为「水」,笔画为「3」;「籍」的拆分部首为「竹」,笔画为「20」。
「汉籍」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用以指代汉族民族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汉籍」的含义逐渐扩大,泛指与汉族相关的文化、历史、文字等方面的内容。
「汉籍」的繁体字为「漢籍」。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汉」字,在古时候写作「罕」+「兮」,表示汉族人的意思。而「籍」字则以一根竹子和一个人的形状表示,用来指代记录、记载。
1. 《史记》是中国古代汉籍中的经典之作。
2. 这个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汉籍。
1. 文史汉籍:指代与文学、历史相关的汉族文化遗产。
2. 汉籍研究:专门研究汉籍的学科领域。
3. 汉籍出版:指以汉籍为主题或内容的出版物。
1. 汉文献:与汉籍意义相近,指代汉族文化、历史、文献等方面的内容。
2. 汉墨:指汉代的文化、文学。
1. 外籍:与汉籍相对,指代非中国籍的身份。
2. 异族文化:与汉籍相对,指代其他民族的文化遗产和记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