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鹿的意思、分鹿的详细解释
分鹿的解释
(1).《列子·周穆王》谓: 郑 人有薪于野者,毙奔鹿而藏诸隍中,覆以蕉叶。俄而忘其藏处,遂以为梦。而沿途诵其事。傍人有闻者,因其言而取之。薪者是夜真梦藏鹿之处及得鹿之人。次日晨按所梦往索,及涉讼。士师遂中分其鹿予此二人。后因以“分鹿”喻将真作梦,将梦作真,错乱颠倒。 宋 黄庭坚 《和刘景文》诗:“分鹿谁觉梦,亡羊路南北。”
(2).犹逐鹿。谓国家政权瓦解之时,群雄乘机起而争夺天下。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题蒲涧寺》词:“歷歷 汉 初 秦 季事,山下瓜犹未熟。过眼见、羣雄分鹿。”参见“ 逐鹿 ”。
词语分解
- 分的解释 分 ē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俷 )。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
- 鹿的解释 鹿 ù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粗
网络扩展解释
“分鹿”是一个包含多重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因出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两败俱伤的争斗
源自《左传·哀公十四年》的典故,描述齐国与晋国因争夺领地导致双方鹿群相斗,最终两败俱伤。比喻双方为争夺利益不顾一切,最终均遭受损失。
使用场景:多用于商业竞争、政治斗争或人际冲突,例如“两家公司恶性竞争,最终分鹿俱伤”。
-
真假颠倒的隐喻
出自《列子·周穆王》:郑人藏鹿后忘记藏处,误以为梦境,后被他人取走,引发诉讼。故事暗喻现实与虚幻混淆,真假难辨。
例句:宋代黄庭坚诗“分鹿谁觉梦,亡羊路南北”即用此典,表达世事无常、虚实交错。
二、引申含义
- 政权争夺的象征
在历史语境中,“分鹿”可代指群雄逐鹿天下,类似“逐鹿中原”,形容国家动荡时多方势力争夺统治权。
三、对比与辨析
- 核心差异:
- 第一层含义强调争斗的毁灭性后果,侧重结果;
- 第二层含义侧重认知的错乱,即真假界限模糊;
- 第三层则指向政治层面的争夺,更具宏观视角。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如需溯源可参考《左传》《列子》原文或相关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分鹿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形容事情或情况的分割或划分。
分鹿的部首是刀(刂)和鹿(鹿),共有8画。部首刀表示该字与刀具有关,鹿表示该字与鹿有关。
分鹿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它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这部古代汉字字典中。在繁体字中,分鹿的字形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分鹿的字形与现代略有不同。不过,现在我们已经使用现代字形来书写分鹿。
以下是分鹿的例句:
1. 他用一把尖刀分鹿了那块坚硬的布料。
分鹿的组词:
1. 分成小组
2. 分割
3. 分界线
分鹿的近义词:
1. 切割
2. 分离
3. 分隔
分鹿的反义词:
1. 合并
2. 串联
3. 通融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