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意思、东吴的详细解释
东吴的解释
(1).指 三国 时 吴国 。因其地处 江 东,故名。《文选·左思<咏史>之一》:“长啸激清风,志若无 东吴 。” 李善 注:“ 东吴 ,谓 孙 氏也。”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谋吴》:“休忧虑,料堂堂庙謨,看瞬息间指挥谈笑灭 东吴 。”
(2).泛指古 吴 地。大约相当于现在 江苏 、 浙江 两省东部地区。《晋书·食货志》:“ 东吴 有齿角之饶, 西蜀 有丹砂之富。” 唐 杜甫 《绝句》之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东吴 万里船。” 宋 陆游 《鹧鸪天·送叶梦锡》词:“家住 东吴 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 太平天囯 叶春森 《建天京于金陵论》:“﹝ 金陵 ﹞包 东吴 而连 北越 ,得其人主之,出可以战,处可以守。”
词语分解
- 东的解释 东 (東) ō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
- 吴的解释 吴 ú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 * ,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
网络扩展解释
“东吴”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三国时期的政权名称
东吴是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政权(222年-280年),又称孙吴。其政权核心位于中国东南部,因与曹魏、蜀汉鼎立且地处东方,故称东吴。
-
历史沿革:
- 221年,孙权被曹魏封为吴王;222年宣布独立,改元黄武;229年正式称帝,定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后迁至建业(今江苏南京)。
- 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军抵达台湾(时称夷洲),这是中国政权首次对台湾的官方记载。
- 280年被西晋所灭,共历四帝,是三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若从221年算起,共60年)。
-
疆域与贡献:
- 全盛时包括扬州、荆州大部及交州(后分设广州),范围涵盖今江浙、两湖、福建、两广等地。
- 推动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为后世南方发展奠定基础。
二、泛指古代吴地
“东吴”也用于指代以江苏、浙江东部为核心的吴地,常见于文学作品中。例如:
- 杜甫《绝句》中“门泊东吴万里船”,陆游词“家住东吴近帝乡”,均以“东吴”代指江南地区。
- 地理范围大致包括今苏南、上海、浙北一带,历史上以富庶和文化繁荣著称。
“东吴”既可特指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亦可泛称长江下游的吴地。若需了解更多历史细节(如重要战役、人物),可参考权威史书或网页。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东吴》这个词是指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一个东部国家。它由两个字组成,即“东”和“吴”。其中,“东”的拆分部首是“一”,它有4个笔画;“吴”的拆分部首是“口”,它有6个笔画。
《东吴》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历史中的三国时期。在那个时期,中国分为三个国家,分别是魏、蜀、吴。其中,“东吴”指的是吴国的东部地区。
关于《东吴》的繁体字写法为「東吳」。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关于《东吴》的古代汉字写法具体情况我无法提供确切信息。
以下是一个关于《东吴》的例句:东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一支势力。
我无法直接给出更多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信息,但你可以根据《东吴》这个词的意思和背景来进行相关的联想和探索。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尽力帮助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白殭保和殿簿録苍郁楚辞答和戴天履地灯穗灯罩缔结东门之役对唱翻正胏石俛拾地芥高贵高影格样蛊师谷用疆疆匠石减租减息竭尽心力冀马纠缠不清絶物坎子旷达不羁躐拜陵临灵袜麟嘉理无专在鹿豆麦花门情木画排工巧妇泣露亲署趋操乳孩儿删去盛产声色犬马十三经食妖所见略同陶沐天马同母投卵拓清倇娈遐愁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相厄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