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微渺 ”。1.精微要妙;幽微杳远。《管子·水地》:“心之所虑,非特知於麤麤也,察於微眇,故修要之精。” 宋 叶适 《郑景元墓志铭》:“独 景元 与其兄,推性命微眇,酌今古要会。” 清 恽敬 《五宗语录删存序》:“其精博之説,微渺汪洋,神生智出,道藏视之,盖瞠乎復矣。” 王闿运 《<墨子校注>序》:“凡按文可知及微眇不能解者,壹无所注。”
(2).细小;微末。《大戴礼记·礼察》:“贵絶恶於未萌,而起敬於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夫 泰山 之为大,弗察弗见,而况微眇者乎!”眇,一本作“ 渺 ”。 宋 秦观 《序篇》:“春则仓庚鸣,夏则螻蟈鸣,秋则寒蝉鸣,冬则雉鸣。此数物者,微眇矣。”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偶见》:“天生微眇身材,也逐天香过院来。” 清 孙枝蔚 《白紵词》:“白紵虽微渺,取意请前陈:淡如古时交,轻如山上云。”
(3).卑下;低贱。 唐 贾岛 《欲游嵩岳留别李少尹益》诗:“微眇此来将敢问,凤凰何日定归池?” 前蜀 杜光庭 《前嘉州团练使司空王宗玠本命词》:“顾惟微眇之资,叨荷裁成之泽。克逢昌运,累冒宠荣。”
(4).轻细微弱。 梁斌 《播火记》五:“她走着走着,偶然听到大杨树上的叶子在响,风很少,叶子也响得那么微渺。”
“微眇”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以下是其详细释义及用例:
精微要妙,深奥幽远
指思想、哲理或事物的精微玄妙之处。
细小、微末
形容事物极其微小或微不足道。
卑贱、低微
用于自谦或描述身份地位的低下。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故训汇纂》等权威辞书。
微眇(wēi miǎo)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微小、细微、微末。
微眇的部首是目(mù)和示(shì),总共包含12个笔画。
微眇是由两个独立的词语组成,微(wēi)和眇(miǎo)。
微眇的繁体字为微瞄。
古代汉字写法可能存在变体,微眇的古代写法可能为微渺。
1. 这个问题微眇不足为道。
2. 小草微眇弯曲,但依然坚韧生长。
微小、微弱、微细、末微、细微、微末。
极小、微细、微小、微弱、微薄。
巨大、重大、庞大、剧烈。
磝磝班谒褊阸边抚不小可宸文弛隳出大差醇源除岁磁性存劳待终颠荡点头跌千金断縴独创性风洞羹臛哬哬黑天摸地鹤山凤尾何已鸿案相庄花信火牛活扑剌简峻交绥进退有常匡鼎僚侍柳梢龙斿冥伯内陷棚屋贫厨虬盖区脱燃放三观神气十足时鸟时燠视远步高隋唐演义同利忳挚图书土质兔竹洼水显拔象辂鲜凌凌羡慕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