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 末 李密 勤读的事迹。《新唐书·李密传》:“﹝ 李密 ﹞以蒲韀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越国公 杨素 适见於道,按轡躡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 密 识 素 ,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 宋 陆游 《对酒》诗:“牛角挂书何足问,虎头食肉亦非豪。”
"牛角挂书"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字面意思是将书籍挂在牛角上,比喻在艰苦环境中仍不忘刻苦读书的勤学精神。其核心含义在于赞扬身处困境却坚持求学的坚韧意志。
基本含义
指人在放牛或劳作时,将书挂在牛角上,利用空闲时间读书。后引申为身处清贫或忙碌中仍发奋苦读 的行为,强调勤学不辍的品质。
例:他效仿古人牛角挂书,边打工边备考,终获佳绩。
引申意义
象征克服环境限制的求学精神,常用于勉励人珍惜时间、逆境向学。与“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同属励志典故。
隋唐之际的李密,少时家贫替人放牛。他常将《汉书》挂在牛角上,骑牛时手持书卷阅读。宰相杨素见后惊叹:“此子勤学如此,他日必成大器!”后李密果然成为瓦岗军领袖,印证其志向不凡。
▸ 原文记载:
“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新唐书·卷八十四》)
“形容勤学不倦,虽在劳碌中仍不忘读书。”
“比喻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学习。”
“典出李密故事,后以‘牛角挂书’喻贫而好学。”
此成语常见于教育语境,如:
官方出版物链接(注:此为中华书局官网,具体书目需检索)
ISBN:9787100043221
ISBN:9787101003049
(注:网络引用需谨慎,建议优先采用纸质权威辞书或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CNKI 相关文献,以确保释义准确性。)
“牛角挂书”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释义
比喻勤奋苦读,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典故源于隋末李密将《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赶路边读书的故事。现代也延伸为形容专注学习或悠闲读书的状态。
二、出处与典故
出自《新唐书·李密传》。李密年少时因性格活跃被免去侍卫职务,后发奋读书。一次骑牛访友途中,他将《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行边读,偶遇越国公杨素。杨素感叹其勤奋,预言其必成大器。
三、用法与结构
四、延伸意义
强调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例如:“山区孩子牛角挂书般的学习态度令人敬佩。”
五、文化影响
该成语与“罄竹难书”同源(均关联李密事迹),成为古代勤学典故的典型代表。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细节或例句,可查看网页、等来源。
剥麻不变不革肠臃陈玄储寀存庇电骛东墙阨灾飞鸣風蟲岗卡干漫官衣郭围怀才抱器怀和辉熠护灵嘑头剑腹饴脣渐积介慎极愤巾衣禁月明俊明砍脍诳绐狂鲰枯涧连表良死螺钉闾亭茅堂没牙箝末学新进穆护歌孽苗炮楼千和前徽钱清前徒倒戈清谅清猿穹庭畎戎商校傻头傻脑耍骄鼠市司马牛之叹思愆天师兔毛蚊蝱五间无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