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车一般指承载运营载荷并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但在近现代的动力集中动车组中,动车更接近传统列车中的机车的角色,这类动车一般不承载运营载荷。
功能特点
动车动车比列车在运用方面灵活得多。虽然一次乘坐的旅客不多,但车次可以安排得密些。当旅客多时,功率大的动车可加挂一节或几节轻型无动力的附挂车,即轻型客车。动车由于使用范围扩大,乘客增多,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动车组。载运旅客和行李包裹物品,且自身装有推进机的一种铁路运输车辆。按驱动方式动车可分为以汽油机驱动的汽油动车、以柴油机驱动的柴油动车和以电力驱动的电力动车。动力传动方式可以是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或电力传动。当由两辆以上动车或较大功率动车牵挂一辆或数辆附挂车时,则构成动车组,可提高旅客及物品的装载能力和运输效率。铁路动车比铁路列车最突出的特点是机动灵活,载客量小,但车次可增加,因此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逐步发展为普遍使用的运输工具。
动车(全称动力车辆)是轨道交通系统中装有动力装置、能产生牵引力的轨道车辆,涵盖机车和动力车厢两大类。以下是详细解析:
核心定义
动车指在轨道上运行且自带驱动装置的车辆,通过发动机(如电动机、柴油机等)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轮。与之相对的是无动力的拖车,两者组合形成动车组。
主要分类
结构组成
动车车体两端设有驾驶控制设备和瞭望窗,部分车厢内设机器间,安装柴油机或传动装置。驱动转向架配备牵引电机、齿轮箱等部件,具体设计因传动方式(电力、机械或液力)而异。
动力单元
动车组通常由至少一节动车和若干拖车组成,动力分散于多节车厢,提升运行效率。
速度与车型
国内动车组列车以字母"D"开头,最高时速200-250公里,车型包括CRH1、CRH2等和谐号系列。与高铁(G开头,时速300-350公里)相比速度较低,但高于普通火车(Z/T/K开头,时速120-200公里)。
服务场景
动车多用于跨省市中长途运输,提供一等座、二等座及少量特等座或动卧。
总结来看,动车是兼具动力与载运功能的轨道车辆,广泛用于现代铁路运输,其技术特点和服务定位介于传统火车与高铁之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