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筀竹的意思、筀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筀竹的解释

见“桂竹”

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宋· 沈括《梦溪笔谈》

详细解释

一种竹子。《山海经·中山经》:“ 龟山 ,又东七十里,曰 丙山 ,多筀竹。” 郝懿行 笺疏:“筀亦当为桂, 桂阳 所生竹,因以为名也。”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石林竹》:“石林竹,似筀竹,劲而利,削为刀,割象皮如切芋。出 九真 交趾 。”筀竹,一本作“ 桂竹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竹》:“今 始兴郡 出筀竹,大者围二尺,长四丈。”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筀竹》:“ 石介 诗:‘断霞半赭燕脂木,零露偏留筀竹丛。’筀竹, 蜀 中产, 罗甸国 尤多。《玉篇》:‘筀,古惠切,竹名,伤人则死。’其竹又名防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筀竹(guì zhú)是竹亚科苦竹属的一种多年生禾本植物,其名称在《汉语大词典》中记载为“竹名”,属中国南方特有的经济竹种。根据《中国竹类图志》描述,筀竹竿高可达8米,直径约4厘米,节间长30-40厘米,表面呈深绿色且具细纵肋,叶片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是典型的丛生竹类。

在植物分类学中,筀竹的学名为Pleioblastus amarus,其拉丁学名体现了其味苦的特性。该竹种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等亚热带地区,常见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浙江植物志》指出其适应性强,多用于制作竹编工艺品或造纸原料。清代《广群芳谱》曾记载:“筀竹质坚而节疏,农人取其篾以缚田器”,印证了其传统农用价值。

现代研究表明,筀竹笋含苦味苷成分,故民间称“苦竹笋”,但经水煮后可去除涩味,《中国食用植物志》将其列为可食用笋类之一。在文化意象层面,唐代诗人白居易《食笋》诗中“紫箨折故锦,素肌擘新玉”之句,虽未明指筀竹,但后世注家常引此描述江南苦竹笋的食用形态。

网络扩展解释

筀竹是一种竹类植物的名称,其详细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筀竹(guì zhú)是竹类的一种,又称“桂竹”。其名称可能源自产地“桂阳”(古代地名),如《山海经》中记载“丙山多筀竹”,郝懿行笺疏指出“筀”与“桂”相关。

文献记载

  1. 《梦溪笔谈》:宋代沈括提到筀竹笋的生长时间不同,有二月、三至四月及五月生的“晚筀”。
  2. 《南方草木状》:晋代嵇含描述石林竹“似筀竹,劲而利”,可用于制作刀具。

形态特征

筀竹的竹秆直立,高可达10-20米,直径3-8厘米,幼时表面覆盖白色蜡粉,成竹呈绿色。

其他关联

需注意与“簕竹”“箬竹”等名称相近但不同的竹类区分。例如,簕竹高约15米,叶片披针形(见),与筀竹形态有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被出摈黜兵役法缠令充贯东床之选动举东邻堕弛杜心方田法法显風行電掣分域贡计呱呱叫股分瞽者红伞黄白之资花押汇归兼程并进尖冷赍盗食接煞金城桃鸠聚句法孔姬吏从里槅林下风范立约人銮旂楣梁面相男相年侄嚬呻匹诸七男八婿起为头全功泉音使弼衰白水灾曙霞挑耳团缘挝妇翁五禽嬉无造详静香薰薰谐句鞋刷屑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