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蝎虎的意思、蝎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蝎虎的解释

(1) [terrible;formidable] 〈方〉∶谓厉害

(2) 见“壁虎”。也叫“蝎虎子”

详细解释

亦作“蝎虎”。1.守宫;壁虎。 宋 苏轼 《蝎虎》诗:“黄鷄啄蝎如啄黍,窗间守宫称蝎虎。” 元 乔吉 《水仙子·怨风情》曲:“野蜂儿难寻觅,蝎虎儿乾害死,蚕蛹儿毕罢了相思。”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物性相制》:“壁虎復以尾逗之,迅速缩去,蝎螫之不中,又自中其身,如是者三次,蝎遂不復动,盖已死矣……闻壁虎以是术制蝎,百不失一,盖其以蝎为粮也久矣,故又谓之蝎虎云。”

(2).方言。厉害。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四回劳工,数 牡丹江 那一回蝎虎,二十天,二十宿,没有睡觉,一天吃两顿橡子面,吃了肚子胀,连饿带冻,死的人老鼻子啦。”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三章二:“这几天的情况可蝎虎啦, 日本 军带了全部伪治安军去山地‘讨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蝎虎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蝎虎(xiē hǔ)指壁虎,属爬行纲蜥蜴目动物。其名称源于民间认知——因壁虎常捕食蚊虫、蝎子等,故称“蝎虎”,意为“能制伏蝎子的虎”。

特征:体长约10厘米,背部灰褐色,四肢具吸盘,可攀附墙壁,遇险时尾部可自断逃生。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452页。

二、方言用法

在北方方言(如北京话、山东话)中,“蝎虎”可作形容词,表示“厉害”“严重” 或“夸张”,常见于口语。

例句:

三、词源考据

“蝎虎”最早见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鳞部》,记载壁虎可入药,称其“善捕蝎蝇,故得蝎虎之名”。此名融合生物特性(捕蝎)与民众对小型动物的拟虎化称谓,反映汉语造词的生动性。

来源:《本草纲目》卷四十三(中华书局点校本)。


参考资料说明:

  1. 《现代汉语词典》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权威语文工具书。
  2. 《汉语方言大词典》由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收录全国方言词汇。
  3. 《本草纲目》为明代李时珍所著药学经典,对动植物名称记载详实。

    (注:因古籍及专业辞书无直接可引用的在线链接,此处标注纸质文献来源以保障权威性。)

网络扩展解释

“蝎虎”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一、基本词义

  1. 指代动物“壁虎”
    该词是“壁虎”的别称,尤其在北方方言中使用,如宋苏轼《蝎虎》诗提到“窗间守宫称蝎虎”。壁虎的特征包括扁平身体、粒鳞或疣鳞、趾端腺毛等,能在光滑表面爬行。

  2. 方言中表示“厉害”
    在部分地区(如东北方言),“蝎虎”形容程度深或情况严重,例如:“这天气冷得蝎虎”“事情闹得蝎虎”。


二、补充说明


注意

部分低权威性网页提到“蝎虎”可指“阴险狡诈之人”,但此用法未被权威词典收录,需谨慎使用。建议优先参考《汉语辞海》《汉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冰溜仓腐插话超豁成风尽垩宸京稠林大还当权派道路侧目登济电话机抵死谩生杜学发孝浮诡革面革心共生管辖憨态河濆后徕华薄建历接口金资俊发开善孔跖矿石机婪浊量覈绿蓑青笠梅林止渴明畅模搭摩踵炮格埤汙謦谈肉质果如黄桑主慎职诗题红叶十指露缝水仙松箲逃命铁花土偶偎琐惟兮侮忽显妣香林八节献玉携步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