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毛难族的意思、毛难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毛难族的解释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 的旧称。参见“ *********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毛难族”是毛南族的旧称,这一名称的演变与民族历史、居住环境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与历史演变
    毛难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环江、贵州等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毛南族”。旧称“毛难”源于其艰苦的生存环境,意为“受苦受难的民族”,反映了早期因山高水缺、交通闭塞导致的生活困境。

  2. 名称变迁的社会背景

    • 旧称由来:毛南族自称“阿难”“哀南”(意为“本地人”),但历史上因居住条件恶劣,外界称其为“毛难族”。
    • 更名意义:1986年的更名不仅去除了“苦难”标签,更体现了国家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扶贫政策的成效。随着基础设施改善和精准扶贫推进,毛南族于2020年实现整族脱贫,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3. 语言与文化特色
    毛南族使用毛南语(属汉藏语系),拥有独特的傩文化、花竹帽编织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统节日“分龙节”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4. 现状与分布
    目前全国毛南族人口约10万,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主要聚居区。贵州的毛南族则有“哎绕”“印吞”等自称,形成多元文化分支。

通过名称变迁可看出,毛南族从“苦难”到“新生”的历程,是国家民族政策与地方发展结合的缩影。如需进一步了解民族习俗或脱贫案例,可参考新华网等权威报道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毛难族》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毛难族》是一个汉语词汇,用来指代一个特定的族群。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分别是“毛”和“难族”。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通常用来描述特定地区的居民或特定的民族群体。

拆分部首和笔画

《毛难族》这个词的第一个字“毛”是由“毛”字的部首组成,它的拼音是“máo”,具有6划;第二个字“难”是由“阝”部和“隹”部组成,它的拼音是“nán”,具有10划;最后一个字“族”由“百”部组成,它的拼音是“zú”,具有6划。

来源

《毛难族》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毛难族是云南省特有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居住在云南省北部的毛难山区,因此得名。在民族分类上,毛难族属于彝族的一个支系,与当地的彝族人民有着密切的关系。

繁体

《毛難族》是《毛难族》的繁体字写法。在繁体字中,第一个字“毛”多了一个多余的横,第二个字“难”则使用了更多的部首和笔画来表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书写中,对于《毛难族》这个词的字形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留了原有的意义。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书法风格可能会对字形进行微调,但整体上字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例句

1. 他是云南省毛难族的一员,非常自豪能够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

2. 毛难族的传统服饰非常华丽,每一件衣物上都绣满了精美的图案。

3. 这次旅行让我有机会与毛难族的人民近距离接触,了解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习俗。

组词

1. 毛难山区

2. 毛难族人民

3. 毛难族语言

4. 毛难族文化

近义词

1. 彝族

2. 云南少数民族

3. 难民

4. 民族

反义词

1. 汉族

2. 藏族

3. 少数民族

4. 本地居民

别人正在浏览...

白足和尚碑碣擘牋播掿词朝晚称望刺启爨僰大发慈悲箪笥电斾笃棐顿足失色笃亲飞淙风虹伏蒲宫外孕乖实管请卦资扢喇察汗背心河滨黄巾起义黄龙汤黄云胡母火仓检栝蠲救浚瀹可泣可歌宽泽来臻老阿妈灵鼗内资牛心拐孤铺排强不知以为知千里餽粮,士有饥色青莲目全性权政裙带风如堕烟海三寸不烂之舌山砠水厓杀省事半功倍十头跾跾泰运廷说隤纳枉滞万户侯顽麻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