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地入的意思、地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地入的解释

土地的收入。指农产品。《新唐书·高适传》:“地入有讫,而科敛无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地入(dì rù)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义特征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土地或地域的归属与纳入”。根据《汉语大词典》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释义,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于描述领土的划归、赋税的征收范围,或行政区域的管辖关系。例如《汉书·食货志》中“地入不足以供”即指土地产出无法满足需求。

从构词法分析,“地”为名词,指土地、区域;“入”为动词,表进入、纳入,二者结合形成动宾结构,强调土地被整合或归入特定范畴的动作过程。现代汉语中,该词的使用频率降低,多出现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如《中国历史地理学》中提及“地入”可反映古代政权对边疆的控制策略。

需注意的是,当代部分方言(如晋语)仍保留“地入”的口语化表达,但语义偏向“土地收益”或“农作物收成”,与古汉语存在差异,此用法可见《汉语方言大词典》。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
  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2004)
  3. 《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汉语方言大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网络扩展解释

“地入”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 基本词义
    “地入”指土地的收入,具体指农产品。这一解释在多个来源中均有明确记载,例如《新唐书·高适传》中提到:“地入有讫,而科敛无涯”,意为土地产出的农产品有限,但官府征收的赋税却无止境。

  2. 语境与用法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与农业经济相关的内容,强调土地作为生产资料产生的实物收益。其核心含义与现代“农业收入”或“土地产出”接近,但更侧重自然经济下的产物。

  3. 延伸理解
    从构词角度看,“地”指土地,“入”有收入、纳入之意,组合后特指土地的直接产出。这一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以及赋税制度对农业的依赖。

“地入”是历史文献中的经济术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分析其在不同典籍中的用法,可参考《新唐书》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载树人半世奔衄编随不失时机朝向痴骸赤脚抽厘槌饼垂青慈命大风词打手势奠安典变调烹凡此仿依烦困烽火楼望峯距富韩高罡贡市寡事过劲鬟花节降解羽禁涂狂士冷讥热嘲两讫灵寺立性迷迷糊糊明心见性佞宋配演扑褫普济堂牵絓潜濡默化七丝躯骨臞仙冗将奢放食谷说得来弢迹亭寺通标童工无内误字乡赋缬衣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