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的意思、埃塞俄比亞的詳細解釋
埃塞俄比亞的解釋
東非内陸國。面積約10993萬平方千米。人口5490萬(1995年)。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大部分地區為號稱“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亞高原,海拔2500米以上。地處熱帶,氣溫垂直變化明顯。農牧業為經濟重要部門。是世界咖啡的原産地和重要生産國。主要出口咖啡。
網絡擴展解釋
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是非洲東北部的内陸國家,以下從多個維度綜合解釋該詞的含義:
一、國名與地理
- 國名釋義
中文音譯自英語“Ethiopia”,台譯“衣索比亞”。舊稱“阿比西尼亞”(Abyssinia),源自阿拉伯語“混血”之意。
- 地理位置
東鄰吉布提、索馬裡,西接蘇丹、南蘇丹,南連肯尼亞,北靠厄立特裡亞。國土面積約110萬平方公裡,高原占2/3,平均海拔近3000米,被稱為“非洲屋脊”。
二、曆史與文化
- 文明起源
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千年的阿克蘇姆文明,曾是連接亞非貿易的重要中心。公元4世紀基督教傳入,成為非洲最早的基督教國家之一。
- 殖民與獨立
近代非洲僅有的兩個未完全殖民國家之一(另一為利比裡亞),僅在1936-1941年被意大利短暫占領。
- 多元文化
全國有80多種語言,融合基督教、伊斯蘭教及本土信仰。史詩《基達》、傳統木雕與音樂舞蹈是文化代表。
三、經濟與社會
- 經濟結構
以農牧業為主,咖啡為重要出口作物(原産地之一)。工業基礎薄弱,屬低收入國家。
- 社會特征
農業人口占比高,傳統生活方式保留完整,以苔麸(當地主食)種植為特色。
四、國際地位
非洲聯盟總部設于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在非洲事務中具有重要影響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曆史事件(如阿克蘇姆帝國、與土耳其的軍事合作等),可參考來源、7、11。
網絡擴展解釋二
埃塞俄比亞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東北部的一個國家,位于赤道以南,坐落在亞的斯亞貝巴高原上。埃塞俄比亞這個詞來自阿姆哈拉語,意思是“熱土地”。
拆分部首和筆畫
埃塞俄比亞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丨”、“⺈”,總共7個部首。它的筆畫數為13劃。
來源、繁體及古時候漢字寫法
埃塞俄比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當時的漢字書寫形式與現在有所不同。在古代,它的漢字寫法為“艾塞兀比亞”。
例句
我喜歡研究埃塞俄比亞的曆史文化。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埃塞俄比亞人、埃塞俄比亞航空、埃塞俄比亞語。
近義詞:埃塞、埃塞拉利亞。
反義詞:非洲其他國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