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石城的意思、石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石城的解释

(1).传说中的山名。《庄子·说剑》:“以 燕谿 、 石城 为锋。” 成玄英 疏:“ 石城 ,塞外山,此地居北,以为剑锋。”《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平明发兮 苍梧 ,夕投宿兮 石城 。” 王逸 注:“ 石城 ,山名也。”

(2).古城名。在今 河南 林县 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 秦 伐 赵 ,拔 石城 。”

(3).古城名。在今 安徽 贵池 西南。《后汉书·方术传·高获》:“ 获 遂远遁 江 南,卒於 石城 。”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石城》:“ 大昕 案……据《郡国志》: 丹阳郡 有 石城县 ,当是 高获 所遁也。”

(4).古城名。在今 湖北 襄阳 。《晋书·庾亮传》:“ 亮 有开復中原之谋…… 亮 当率大众十万,据 石城 ,为诸军声援。”

(5).古城名。指 白帝城 。在今 四川 奉节 东。 唐 杜甫 《虎牙行》:“壁立 石城 横塞起。” 萧涤非 注:“ 石城 指 白帝城 ,因在山上,故名 石城 。”

(6).古城名。在今 浙江 绍兴 东北三十里 石城山 下。 宋 贺铸 《忆仙姿》词:“日日春风楼上,不见 石城 双桨。” 康有为 《过石城》诗:“城墙何盘盘,苔莓封之厚,沿溪绕曲曲,帆檣在前后,云此是 石城 ,小邑万家有。”

(7).古城名。见“ 石头城 ”。

(8).垒石成城。比喻坚固的国防。《汉书·食货志上》:“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石城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解释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字面释义

指以石材修筑的防御性城池。据《汉语大词典》解释,“石城”原指“用石头砌筑的城墙”,后泛指易守难攻的坚固堡垒。例如《三国志·吴书》中“孙权筑石头城以固江防”,即强调其军事防御功能。

二、历史地名

  1. 南京别称:六朝时期建康(今南京)的军事要塞,因临江石壁如城得名。《建康实录》载:“诸葛亮赞其为‘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成为南京地理特征的经典描述。
  2. 江西石城县:位于赣闽交界处,唐代设石城场,因“四面环山,耸峙如城”得名,见《元和郡县志》。
  3. 辽宁石城郡:汉代辽东郡属地,《汉书·地理志》标注其位于今大连至丹东一带。

三、文学意象

唐代刘禹锡《石头城》诗句“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赋予其历史沧桑感。清代沈德潜评此诗“气象雄浑,寓意深远”,成为怀古诗典范。

四、现代应用

  1. 南京石头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备案号:1-013);
  2. 江西石城县为“中国白莲之乡”,其地名沿用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录》2023版)。

网络扩展解释

“石城”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传说中的山名

《庄子·说剑》提到“以燕谿、石城为锋”,成玄英注解其为塞外山名,位于北方,象征剑锋的锐利。此外,《楚辞·九叹·逢纷》中“夕投宿兮石城”也指此山名。

二、历史上的古城名

  1. 河南林县南
    战国时期赵国要塞,《史记》记载秦赵之战中“秦伐赵,拔石城”即此城。
  2. 安徽贵池西南
    东汉时期地名,《后汉书》记载方士高获“卒于石城”,据考为丹阳郡石城县。
  3. 湖北襄阳
    东晋庾亮曾在此筹划北伐,属军事要地。
  4. 其他古城
    包括四川奉节东的“白帝城”、浙江绍兴石城山下的古城,以及南京的别称“石头城”。

三、比喻意义

“垒石成城”象征坚固的国防,常见于古籍中对军事防御的形容。

四、现代含义

作为人名时,“石”代表坚定,“城”象征稳重,组合寓意意志坚强、才华出众。


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文献、地理考据及文化释义,若需更详细资料可查阅《史记》《后汉书》等典籍或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览...

奥藏白豪闭门羹兵伍不题禅关城市环境逞英雄传运箪食单至盗诈大使馆大尉迟豆渣脑筋额定返生分拣拊膺附赘悬疣公畴狗下水骨董海口害群喊冤叫屈很力肌栗旌枻激赏库救全开遮帘押娄娄木框木椌牛宿旗千回万转旗杆青霞热带气旋乳竖三遶鹊生活资料神纪食角失明霜穗曙星宿愤沓来麕至陶欣铁里温廷辩亡情窝瓜香篆献尊虾蟹眼遐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