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馨的意思、德艺双馨的详细解释
德艺双馨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词语分解
- 德艺的解释 德行与才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然则奉宗庙社稷之小事,任力之小者也;赞於教化,可以使命於上者,德艺之大者也。”
- 馨的解释 馨 ī 散布很远的香气:馨香。如兰之馨。 喻长存的英名:垂馨千祀。 助词,作用同“样”:宁馨(这样,如此)。宁馨儿(原意是“这样的儿子”,后用以赞美孩子或子弟)。 笔画数:; 部首:香;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德艺双馨"是汉语中用于赞誉杰出人物的褒义成语,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词义、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构词解析
该词由"德""艺""双""馨"四字复合而成。其中:
- "德"指道德品行,《说文解字》释为"升也",引申为高尚的品格修养;
- "艺"原指种植技艺,《周礼》中扩展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才能;
- "双"强调两者兼备的完整性;
- "馨"本义为香气远播,《尚书·君陈》有"明德惟馨"之喻,此处喻指美誉流传。
二、现代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技艺都具有良好声誉,多用于文艺界德高望重、艺术成就卓越的人物。"其核心特征包含:
- 道德引领性:要求具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三重修养
- 专业典范性:在特定领域达到行业公认的卓越水平
- 时空延续性: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持久影响力
三、文化渊源
该词融合了儒家"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礼记·乐记》)的伦理观,与道家"技进乎道"(《庄子·养生主》)的技艺观,形成中华文化特有的价值评判体系。当代主要应用于国家级"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评定标准中。
参考来源:
许慎.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郑玄注. 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孔颖达. 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希旦. 礼记集解(中华书局)
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德艺双馨”是一个褒义成语,形容一个人同时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精湛的技艺或艺术造诣,且两者相辅相成、享有良好声誉。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字面含义
- 德:指道德、品行、节操,包含忠诚、孝顺、仁爱、诚信等传统美德,也涵盖公益和慈善行为()。
- 艺:既指音乐、舞蹈、影视表演等高雅艺术,也包括书法、绘画、民间技艺等专业技能()。
- 双馨:“馨”意为芳香远播,比喻声誉美好。强调德行与技艺的并重,缺一不可()。
二、文化内涵
- 德行优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是立身之本,也是评价人才的首要标准。例如,文艺工作者需以德修身,才能成为行业楷模()。
- 技艺精湛:“艺”体现专业能力与创造力,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例如梅兰芳不仅演技卓越,还以爱国气节著称()。
- 德艺统一:两者相辅相成,品德为技艺提供方向,技艺为品德赋予价值。这一理念可推广至所有行业()。
三、应用与示例
- 适用领域:最初多用于文艺界(如京剧大师程砚秋、演员陈宝国等),现延伸至教育、医疗等需德才兼备的领域。
- 经典案例:梅兰芳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为日伪演出,展现德艺双馨的典范()。
四、出处与演变
- 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至《国语·周语》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的表述()。
- 现代发展:随着社会需求变化,其内涵从单一艺术领域扩展至强调品德与专业并重的普适价值观()。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或文化评论文章。
别人正在浏览...
葆光笔筒拨浪不是玩的逞怪出合出沐触手可及赐许翠蓝锉末點砌东零西碎惇帅独宿独用飞球分次干冰革争攻苦食淡汗马之功撝挠鹄竢沍严嘉茂浆粉佼人家族制度解人难得精化济世安人绝世佳人聚谈具体苛墨宽略冷待练军林邱理掾冥雨敏洽霓裳羽衣舞澎湖列岛犏牛纰薄贫味情素亲征棋肆旗帐叔度陂湖飕飕作响蜪伴同化完备文澜阁五陵年少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