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年的意思、登年的详细解释
登年的解释
(1).犹延年。多享年岁。《国语·周语中》:“ 东门 之位,不若 叔孙 ,而泰侈焉,不可以事二君; 叔孙 之位,不若 季孟 ,而亦泰侈焉,不可以事三君。若皆蚤世犹可,若登年以载其毒,必亡。” 韦昭 注:“登年,多歷年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凡养生之具,岂间定实,或以膏腴夭性,有以菽藿登年。”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登年徒负版,兴役趋伐鼛。”
(2).丰年。《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祀昊天乐章三》:“登年庆栖亩,稔岁贺盈囷。”
词语分解
- 登的解释 登 ē 上,升:登山。登车。登门。登天。登台。登场(僴 )。登高。登攀。登临。登科。登程。登堂入室。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登踏。踢登。 记载:登记。登报。登载。 谷物成熟:登岁(丰年)。五谷丰登。
- 年的解释 年 á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年。三年五载。 每年的:年会。年鉴。年利。年薪。 一年的开始:年节。新年。 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画。年礼。年货。 时期,时代: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
专业解析
"登年"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义指记载全年谷物收成的数量。具体解释如下:
-
基本释义:
- 登:本义为上升、记载、成熟(指谷物)。此处取其“记载、登记”之意。
- 年:本义为谷物成熟、收成。后引申为时间单位“年”,但在此词中主要指“一年的谷物收成”。
- 合义:登年即指记录、统计或上报全年谷物收获的总量。它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对粮食产量的高度重视,是国家财政税收、民生管理的重要依据。
-
出处与权威性:
该词最权威的出处见于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典籍《周礼》。
- 《周礼·天官·司书》:原文记载:“司书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以叙其财,受其币,使入于职币……及事成,则弊之。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正日成。以周知入出百物,以叙其财,受其币,使入于职币。凡上之用财,必考于司会。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以知民之财、器械之数,以知田野、夫家、六畜之数,以知山林、川泽之数,以逆群吏之征令。凡税敛,掌事者受法焉。及事成,则入其要贰焉。凡邦治,考焉。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九职、九赋、九式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掌……邦之版,土地之图,以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以知登年之约,以知畿内之贵贱、老幼、废疾,以施政教。”
- 解释:在这段关于“司书”官职职责的描述中,“以知登年之约”意为“(司书)据此(指版图等)了解记载全年谷物收成的簿书(或契约)”。这里的“登年”明确指登记、记录全年谷物收成的文书或数据,是政府掌握民生、实施政教的基础信息之一。这确立了“登年”作为古代官方经济管理术语的地位。来源:《周礼·天官·司书》
-
用法与语境:
- “登年”主要用于古代官方文书或典籍中,特指对农业收成的官方统计行为及其记录结果。
- 它体现了古代中国以农为本、重视粮食生产与统计的社会经济特点。
- 在现代汉语中,“登年”一词已非常罕见,其含义基本被“粮食产量统计”、“年成记录”等更现代的表述所取代。理解它主要在于解读古籍和了解古代制度文化。
网络扩展解释
“登年”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延年益寿,多享年岁
- 这一释义源自古代文献,如《国语·周语中》提到“若登年以载其毒,必亡”,韦昭注“登年,多歷年也”。南朝颜延之的《庭诰》中也有“菽藿登年”的表述,指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延长寿命。该含义强调长寿或经历较多年岁。
2.丰年,五谷丰登的年份
- 出自《乐府诗集·唐祀昊天乐章三》:“登年庆栖亩,稔岁贺盈囷”,此处“登年”与“稔岁”并列,均指丰收之年。现代用法中,如“五谷丰登年年有”也延续了这一含义。
补充说明
- 词源特点: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学或历史语境中。
- 近义词:延年(长寿)、丰年(丰收年);反义词:荒年(歉收年)。
以上解释综合了《国语》《乐府诗集》等典籍及现代词典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货摆拉摆摊子冰堆步顿步战雏儿出水次等等头點存吊名多罗非生产劳动刚果河感事过刑骇悉含垢弃瑕合气河图薉孽肩膊箭笋焦唇干肺交扇来格累子陵树六枝儿马龙车水漫渎朦胧命帅狃习逆信喷粪悄悒清历起兴诎约蕊苑三梁三涂少扬绅董神照水软山温太阳年同一图式惟旧蜈蚣船无俚无神物议沸腾详致小巫遐泝歇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