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软山温”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形容景色幽雅柔美,多用于描绘山水自然风光的温润秀丽。
二、出处与背景
出自清代孔尚任的戏剧《桃花扇·拒媒》:“老爷果肯见怜,这功德不小,保秦淮水软山温。”。原句通过“水软山温”烘托秦淮河畔的雅致风光。
三、词语结构解析
四、使用场景
常见于文学作品中,如诗词、散文,用以描写江南水乡或春夏季山水相映的柔美景象。例如:“泛舟湖上,但见水软山温,恍若画卷。”
五、相关说明
该成语属于生僻词汇,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但在书面表达中可增添文雅意境。
《水软山温》这个词是形容自然界某些事物柔和温暖的意思。比喻气候温和、环境舒适、人情淳朴。
《水软山温》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水(氵,3画)
软(⺮,6画)
山(山,3画)
温(火,4画)
《水软山温》的来源是古代文人以自然景物来形容自然气候、环境和人情的美好。它常被用来形容乡村、山区、温暖的春天等。
《水软山温》的繁体写法为「水軟山溫」。
在古代,水的写法为「氵」,软的写法为「⺮」,山的写法同现代汉字一样,温的写法为「火」。
1. 这个村子的人们生活在《水软山温》的环境中。
2. 春天的阳光让人感受到《水软山温》的气息。
1. 温暖:温和而舒适的状态。
2. 山水:山和水的组合,形容美丽的自然风景。
3. 柔和:温暖而不刺激的感觉。
1. 暖和:温暖、舒适。
2. 宜人:适合人居住的,令人感到舒适和愉快的。
3. 和煦:暖和而温柔。
1. 寒冷:天气冷的状态。
2. 粗糙:不细腻、不光滑。
3. 刺骨:寒冷到令人感到刺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