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观,看。《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齐首目以瞪眄,徒眽眽而狋狋。” 张载 注:“駢头而相观视。”
(2).傲视貌。《文选·陆机<豪士赋序>》:“众心日陊,危机将发,而方偃仰瞪眄,谓足以夸世。” 吕延济 注:“瞪眄,邪视自尊貌。”
“瞪眄”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字词构成与基础含义
2. 引申义与语境差异
3. 使用建议
参考资料说明:不同文献对“瞪眄”的释义侧重不同,查字典侧重基础用法,古籍引例则体现语境变化。
《瞪眄》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目」和「眠」。它的总笔画数是11画。
「瞪眄」指的是用锐利或怀疑的眼神凝视或扫视某人或某物。这个词语源自古代汉语,继承至今。
「瞪眄」的繁体字为「瞪矇」。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瞪眄」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变化。具体细节需要进一步了解。
以下是一些使用「瞪眄」的例句:
1. 他瞪眄着对手,试图读懂对方的意图。
2. 在会议上,所有人都瞪眄着主席,等待他的决定。
一些与「瞪眄」相关的词语:
1. 眺望:远离地看,以眼睛凝视。
2. 眷恋:因为爱或习惯而对某人或某物牵挂。
3. 目光:看东西时眼睛的视线。
一些与「瞪眄」近义或反义的词语:
1. 近义词:凝视、注视、盯着。
2. 反义词:瞥视、透视、视而不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