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orture]∶对受审人使用刑具
(2) [severe torture]∶重刑
上刑适轻,下服。——《书·吕刑》
重刑;极刑。《书·吕刑》:“上刑适轻,下服。” 孔 传:“重刑有可以亏减,则之轻,服下罪。”《孟子·离娄上》:“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 赵岐 注:“上刑,重刑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况以私忿小怨,驱而纳诸陷阱之中……律以 春秋 之王法,皆当服上刑矣。”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据刑法看来,最要紧的自然是脑袋,所以大辟是上刑。”
对受审人使用刑具。《老残游记》第十七回:“ 老残 看 贾魏氏 正要上刑,急忙抢上堂去,喊了‘住手!’”
“上刑”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指在审讯过程中,通过施加刑具(如夹棍、鞭笞等)进行逼供或惩罚的行为。例如《老残游记》中描述“贾魏氏正要上刑”的场景,以及现代口语中夸张表达“喝酒像上刑”的用法。
在古典文献中,“上刑”常指严厉的刑罚,甚至死刑。例如:
“上刑”兼具具体行为(用刑)与抽象概念(重罚)的双重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
《上刑》是一个汉字词汇,意思是指对犯人进行刑罚,特指对死刑犯执行死刑。在古代中国法律制度中,上刑是一种对重大犯罪行为的刑罚。
《上刑》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上”和“刑”两个部分。
部首:上(上部)+ 刀(刂部)
笔画:上(3画)+ 刑(6画)
《上刑》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司徒·大司徒》篇:“上飨于帝,坛不成以坠刑。”它来源于古代刑罚制度中,将死刑犯绑在高墙上进行处决的情景。
《上刑》的繁体字为「上刑」。
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古时候《上刑》的写法为「上剅」。
1. 古代帝王常常亲自主持「上刑」仪式。
2. 在历史上,「上刑」是一种严厉的刑罚形式。
组词:上刑台、上刑场、上刑人等。
近义词:死刑、绞刑、斩刑等。
反义词:赦免、宽恕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