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极易。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地理》:“ 勃 ( 萧勃 )之别将 欧阳頠 军 苦竹滩 , 陈武帝 遣 周文育 总师,唾手而禽 頠 。”《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只因一将倾心后,致使连城唾手降。”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七:“若是从里面放起火来, 吴六 等人不被烧死,军心也乱,唾手可解决战斗。”
“唾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uò shǒu,其核心含义是形容某件事情非常容易完成,几乎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强调事情的轻松程度。
字义分解
历史典故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如《能改斋漫录》中“唾手而禽頠”,《三国演义》第六三回也有“连城唾手降”的描述,均用于形容军事胜利的轻而易举。现代多用于口语或书面语,如“唾手可得”“唾手功名”等搭配。
使用场景
近义与反义
通过综合古典文献和现代用法,该词生动体现了汉语中通过日常动作隐喻抽象难易程度的表达特色。
《唾手》是一个形容词词组,意思是非常容易办到、轻而易举的事情。它的拆分部首是口和手,拼音为tuò shǒu,总共有11个笔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明朝的《耳食录》,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真遗策,则如唾手 получ也。”意思是真正的妙计就像唾手可得一样容易。后来成为了一个常见的成语。
在繁体字中,唾手的写法是「唾手」,字形结构和简体字保持一致。
在古时候,这个词的写法是「唾」字在上,「又」字在下,表示它是通过双手将口中吐出来的东西,也就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动作。
以下是一些使用《唾手》的例句:
1. 这个问题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唾手可得。
2. 在他看来,完成这个任务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完全是唾手之劳。
3. 考试对他来说就像唾手挥一挥一样,轻而易举。
与唾手相关的词语有:
组词:唾面自干、唾纸弄笔、唾手称庆。
近义词:易如反掌、轻而易举、小菜一碟。
反义词:腾云驾雾、难上加难、力不从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