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德厚的意思、德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德厚的解释

(1).犹仁厚。《管子·形势解》:“无德厚以安之,无度数以治之,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礼记·乐记》:“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中》:“德厚,犹言仁厚。德厚二字平列。”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

(2).谓德泽深厚。参见“ 德厚流光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德厚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德”与“厚”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道德高尚、仁德深厚。具体可从以下层面理解:

  1. 字面与核心含义:

    • 德: 指道德、品行、恩惠。《说文解字》释为“升也”,引申指内心的升华与美好的品质。
    • 厚: 本义指物体上下距离大(与“薄”相对),引申为深重、丰厚、宽厚、敦厚、重视等义。
    • 结合: “德厚”即指人的道德修养像大地一样深厚、广博、坚实。形容一个人仁爱宽厚,品德高尚,恩泽深广。它强调的是内在道德修养的深度与广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深厚恩惠与积极影响。
  2. 引申义与哲学内涵(尤其在道家思想中):

    • 在道家经典《老子》(《道德经》)中,“德厚”有更深的哲学意涵。第五十五章有“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之说(《老子·第五十五章》)。此处:
      • “含德之厚”:指内在蕴含的德性非常深厚、纯真、自然。
      • “比于赤子”:像初生的婴儿一样纯真无邪、柔弱不争却充满生机。
    • 这里的“德厚”超越了简单的道德评价,指向一种回归本真、自然无为、深厚纯粹的生命状态或境界。拥有深厚德性的人,其行为合乎自然之道,不刻意强求,反而能保全生命、远离灾祸(如“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3. 经典用例与文化传承:

    • “德厚”一词及其精神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儒家经典《周易·坤卦·象传》中的名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虽然用的是“厚德”,但其含义与“德厚”相通,都强调君子应效法大地宽厚之德,以深厚的德行来承载、包容、滋养万物。这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品格之一。

“德厚”主要形容品德高尚、仁爱宽厚、恩泽深广。在一般语境下,它是对人道德修养的高度赞誉;在道家哲学(尤其是《老子》)中,它特指一种深厚、纯真、自然、合乎大道的生命境界或德性状态。其精神内核深刻体现在“厚德载物”等中华传统格言中。

网络扩展解释

“德厚”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多维度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仁德宽厚
    指人的品德高尚、性情宽厚,强调内在的道德修养。例如《管子·形势解》提到“无德厚以安之”,强调仁厚是治国安民的基础。
  2. 德泽深厚
    形容恩德或德行的积累深厚,惠及他人。如《韩非子·显学》中“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从反面说明德泽的影响力。

二、出处与古文引用

三、其他用法

四、造句示例

  1.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出自古文,体现德行与声誉的关系)
  2. 助贫救乏功勋大,德厚流光裕子孙。(描述善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释义、古籍引证及现代用法,更多完整信息可参考《管子》《礼记》等文献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阿夷白苏别外逋诛超授秤匠叱詈传话筒辞味道境盗狱大觿大坐邸馆度命罚典犯滥铺摸匪民覆巢毁卵给还鲠固诟訾号火鸿梧洪源简贤附势芥视金佛山金鸱靖康金植阬谷珂伞老枭烈妇龙辕卢耽鹤落职梅岭目见耳闻南庭捻舌浅浮阡亩绮美亲豫然荻读书人民币蠕行申鉴市惠视履衰劣双鲤输掠头稍自领玩手腕无邻县圃蟹眼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