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苏的意思、白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苏的解释

(1).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近似种。全株密被白色长柔毛。叶两面均为绿色,花白色。茎和种子入药,功能与苏梗、苏子相似。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苏》:“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圆而有尖,四围有锯齿。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乃荏也。”

(2). 唐 白居易 和 宋 苏轼 的并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 阮亭 ( 王士禛 )謁选得 扬州 推官,游刃行之,与诸士游讌无虚日,如 白 苏 之官 杭 ,风流欲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白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 var. frutescens)是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称在《中国植物志》中被正式收录。该植物茎呈四棱形,通体被细柔毛,叶片卵圆形,边缘具锯齿,叶面常呈绿色,背面则密布腺点。与同属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 arguta)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片无紫色素且香气较淡。

在传统中医典籍《本草纲目》中,白苏被归为解表类药物,其叶、茎、种子均可入药,具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种子含油量达35-45%,可提炼为工业用油或食用油(《中国油脂植物》),而叶片在民间常作茶饮或调味配料。

古籍《尔雅》中记载“苏,桂荏也”,印证了白苏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栽培历史。其名称演变亦反映文化特征:因茎秆表皮纤维可制白色绳索,故得“白苏”之称;而“荏苒”一词的“荏”字,即源于古代对其生长周期短暂的观察记录。

网络扩展解释

“白苏”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含义,以下从植物学和文学角度分别解释:

一、植物学含义(主要解释)

白苏是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Perilla frutescens,古称“荏”,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

  1. 植物特征

    • 茎方形,叶对生呈卵圆形,全株密被白色长柔毛,花白色或紫红色,果实为近球形坚果(白苏子)。
    • 与紫苏的主要区别:叶两面均为绿色,花白色,全株被白毛。
  2. 药用价值

    • 入药部位:叶、嫩枝(苏叶)、主茎(苏梗)、果实(白苏子)。
    • 性味:辛,温。
    • 功效: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 用法:煎服常用量3-9克(1-3钱),外用可捣敷或煎水洗。
  3. 其他用途
    种子可榨油(荏油),用于涂料或工业;叶可提取芳香油。


二、文学含义(引申义)

“白苏”亦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并称,源于两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风格相似性。
例: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中以“白苏”类比王士禛在扬州的文雅风范。


三、其他释义

在部分方言或文学作品中,“白苏”被引申为“付出努力却无成果”的象征,源自古代种植桑树未果的传说。
(注:此释义权威性较低,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需进一步了解药用细节或文学典故,可参考《本草纲目》或相关诗词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怪千奇柏梁殿饱秣扁骨鄙俴尘侣毳褐打禅碘化物吊杠调食定界二凶仿宋字发生炉煤气飞钳风咳封岳官癖鼓脇还赃好利皇宬怳曶欢眷华容滑头昏猜解垢急吼吼酒恶棵秆可憎才口册恋旧趔趄而行伶牙俐齿留余地卖渡幔幕明儁米麴闹杆臬樴泥饮胖肆片文只事迫蹵齐货晴空日元入选上客受训随蓝燧象泰山梁木委迤翔回邪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