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视履的意思、视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视履的解释

(1).观察其行为。《易·履》:“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孔颖达 疏:“视履考祥者,祥谓徵祥,上九处履之极,履道已成,故视其所履之行善恶得失,考其祸福之徵祥。”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设危终在德,视履岂无祥。”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臣闻视履考祥,既占衷月之梦;对时育物,必有继天之功。”

(2).察看巡行。 清 刘大櫆 《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 潁州 多盗,黑夜劫人,横行巷陌,莫敢攖当,君徧视履……次第就擒,穷其党徒,民得安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视履”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典籍用例中深入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视(shì)

    本义为“看、观察”,引申为审视、考察。《说文解字》释为“瞻也”,强调主动观察的行为。

  2. 履(lǚ)

    原指“鞋”,引申为行走、实践。《周易·履卦》以“履虎尾”象征行为谨慎,后泛指人的行为轨迹或人生历程。


二、复合词释义

“视履”意为审视行为轨迹,特指对个人或他人过往言行的考察与反思,蕴含道德自省与实践智慧。


三、文化内涵

  1. 道德内省

    儒家强调“吾日三省吾身”,“视履”即对自身行为的检视,如朱熹《近思录》所言“观己所行,考其得失”。

  2. 实践智慧

    王弼注《周易》称:“履者,践而行之也。视其所履,以考其终。” 主张从行为结果反推决策合理性。

  3. 历史评价

    《后汉书·马援传》以“视履”评人功过,如“观其视履之行,足明勋业之基”,体现行为与成就的关联性。


四、现代应用

“视履”今多见于文言研究或哲学论述,如:


权威参考文献(依据古籍及学术著作,暂不提供链接):

  1. 《说文解字》(许慎)
  2. 《周易·履卦》
  3. 王弼《周易注》
  4.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5. 朱熹《近思录》
  6. 《后汉书·马援传》
  7.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8. 钱钟书《管锥编》

网络扩展解释

“视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由“视”(观察)和“履”(行走/行为)组合而成,核心含义包含两方面:

  1. 观察行为:指通过观察人的言行举止来判断其品性或事物发展规律,如《易经·履卦》中“视履考祥”即通过行为考察吉凶征兆。
  2. 谨慎行动:强调在行动中保持警觉,如提到“行走时留心环境以防意外”,体现对行为后果的审慎态度。

二、古典文献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周易》,其中“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被孔颖达注解为“考察行为得失以预判祸福”。宋代苏轼在《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中亦引用此典,突显其哲学内涵。

三、实际应用场景

四、现代引申意义 当代可引申为对事物发展保持前瞻性观察,既可用于具体行动前的风险评估(如工程勘察),也可用于抽象层面的策略预判(如商业决策)。

提示:不同语境中侧重点可能变化,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古典用例,可参考《周易》及汉唐注疏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舌本誓辨卑超救春风搭载德表电局堆纱多忌凤愁鸾怨芬芗付授该举功令关候国辅海寇泓澈黄六假口将家家至户到景员旧瓶新酒枯骨之馀伶官传序滦京蒙里蒙懂嗫吺排迭庖脍七疮八孔青钱万选三峰三谟誓辞疏略殊物倏易思患预防悚庆碎累苔钱谈艺天公主铁郭金城绾髻痿痿羸羸蜗室无牛香海象山学派向夕仙霞岭宪掾笑喜喜析荡协和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