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盈库的意思、大盈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盈库的解释

唐玄宗 私库。 唐 天宝 后, 王鉷 为户口色役使,苛酷取宠,征剥财货,每岁进钱百亿,云非租庸正额者,便入 百宝大盈库 ,以供皇帝宫廷享乐及赏赐之用。见《旧唐书·食货志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盈库是唐代中央财政体系中的重要机构,属于皇帝内库(私库)系统,与掌管国家公共财政的“左藏库”相区别。其核心含义及职能如下:

一、机构性质与隶属

大盈库是唐代内廷直接管辖的皇家库藏,由宦官机构“内侍省”或“内库使”管理,主要收纳皇室私有财物,如地方进贡的珍玩、金银、丝帛及部分赋税盈余。其设立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是皇帝强化私人财权的重要体现。

二、职能与收纳范围

  1. 贡品收纳:收纳全国诸道、藩镇进献的“羡余”(赋税盈余)及特产贡品,如金银器、珠宝、珍稀织物等。
  2. 赋税划拨:部分赋税(如盐铁专卖收入、矿税)在满足国家财政后,盈余部分转入大盈库供皇室支配。
  3. 宫廷用度:负责供应宫廷日常开支、赏赐、祭祀及皇室宴飨所需物资。

三、历史地位与影响

大盈库的设立标志着唐代“内库”与“国库”(左藏库)的分立,反映了皇权对财政的直接控制。安史之乱后,其规模进一步扩大,甚至一度取代左藏库成为国家财政核心,导致宦官权势膨胀。德宗时期(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改革,曾试图收回大盈库财权归户部,但未能彻底实现。


权威参考来源:

  1.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盈库为宦官掌控的皇室私库,收纳“天下赋调之正数”外的贡品。
  2. 《新唐书·食货志》:详述大盈库与左藏库的分立,及德宗时期财政改革对其的调整。
  3. 《资治通鉴·唐纪》:提及安史之乱后大盈库职能扩张,成为皇室财政支柱。
  4.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系统分析大盈库在唐代财政体系中的角色与管理机制。

(注:古籍原文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现代研究著作需查阅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大盈库”是唐代设立的皇家私库,主要用于存储非正税收入,供宫廷享乐及赏赐。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与功能
    大盈库设立于唐玄宗天宝年间,由王鉷担任户口色役使时管理。其收入来源为苛捐杂税、色役钱等非租庸正额税收,每年可进账约百亿钱。这些资金专供皇帝私人支配,用于宫廷享乐、赏赐臣属,与国库(左藏库)的公共财政分开管理。

  2. 名称含义与争议
    “大盈”取自《老子》“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本义为“充盈却虚怀”,但实际使用中演变为财富丰盈的象征。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形容财富丰厚的成语”,可能与历史名词混淆,需注意区分语境。

  3. 管理特点与影响
    王鉷通过严苛手段敛财,导致百姓负担加重,加剧社会矛盾。这一制度削弱了中央财政的规范性,成为唐代中后期财政混乱的诱因之一。

如需进一步了解唐代财政制度或相关成语的差异,可查阅《旧唐书·食货志》或权威历史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保卫延安秕减宾爵不吃烟火食捕掳馋灯磁盘驱动器村妪怛突殿元砥钝地公丁一确二短绠汲深顿阻独帚二腊富水负慝宫驾关津关税壁垒规恢鼓乐齐鸣镮饼洹洹简别假憩桀溺节尚襟要箕箒女军赐老根料人鳢肠临近录影机梅雨弥士鹏鸟青门道撒丁岛骚句涩苦声均时分市侩诗云子曰蜀犬吠日书童四处岁月不待人唐昌观停市体性头玉委装五时副车惜毫厘失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