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白的意思、纠白的详细解释
纠白的解释
举发报告。 三国 魏 曹操 《军令》:“吏不得于营中屠6*杀卖之,犯令,没所卖,及都督不纠白,杖五十。”
词语分解
- 纠的解释 纠 (糾) ū 缠绕:纠缠。纠纷。 矫正:纠偏。纠正。 集合(含贬义):纠合。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 白的解释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政治上反动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纠白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纠白”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权威资料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纠白”读作jiū bái,意为举发报告,指对违规行为进行揭发或上报。该词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强调对纪律的监督和检举责任。
二、出处与例句
出处:三国时期曹操的《军令》中明确记载:
“吏不得于营中屠杀卖之,犯令,没所卖,及都督不纠白,杖五十。”
(释义:官吏不得在军营中屠宰贩卖,若违反规定,没收所卖物品;若都督不检举上报,则处以五十杖刑。)
此例体现了“纠白”在军事管理中的强制性,要求上级对下属行为进行监督和报告。
三、字义分解
- 纠:
- 本义为缠绕(如“纠纷”),引申为矫正错误(如“纠正”)或集合人员(如“纠合”)。
- 在“纠白”中取“举发、检举”之意。
- 白:
- 本义为白色,引申为清楚、明白,此处指“报告、陈述”。
四、现代应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下的文言表达。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古文用法,可参考《三国志》等史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纠白(jiū bái)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纟和白,其中纟是红色的丝,表示与纺织品有关,而白则是颜色白色的意思。纠白这个词的来源较为复杂,它既有繁体字的写法,也有古时候汉字的写法。
根据繁体字的写法,纠白可以被写作糾白,其中的糾表示纠结,也表示解释、阐明的意思,白则表示颜色的白色。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纠白可以被写作裯白,其中的裯表示补丁、修补的意思,表明了对白色物品进行修补的动作。
以下是纠白这个词的例句:
1. 他不断地纠白自己的内心矛盾。
2. 这个设计师用红丝线纠白了那件衣服。
与纠白相关的组词包括纠正、纠纷、纺织等;与纠白近义的词有纠结、解释、阐明等;而与纠白反义的词可以是盲目、不解释、混淆等。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