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缄的意思、发缄的详细解释
发缄的解释
揭开器物或书札的扎束或封口。 唐 独孤及 《清簟赋》:“发缄而冰气惊客,入座而波文满目。” 唐 李商隐 《为河东公谢相国京兆公启》:“伸纸发缄,悸魂流汗。”《元史·成宗纪一》:“凡上封事者,命中书省发缄视之,然后以闻。”
词语分解
- 发的解释 发 (發) ā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散开,分散:发散。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 缄的解释 缄 (緘) ā 捆东西的绳索。 书信:缄素。缄扎。 封,闭:缄口。缄制(封锁)。缄封。缄密。缄默。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发缄”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发缄(拼音:fā jiān)指揭开器物或书札的扎束或封口。具体表现为打开密封的物件(如信件、公文等),例如:
- 唐代独孤及《清簟赋》提到“发缄而冰气惊客”,描述打开封缄后的场景;
- 李商隐在书信中写道“伸纸发缄,悸魂流汗”,体现拆封时的紧张情绪。
二、构成解析
- 发:此处意为“开启、解开”,如“发信”即拆信;
- 缄:原指捆扎器物的绳索,后引申为“封口、密封”,如“缄封”“缄默”。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拆阅密封文件或书信的行为。例如《元史·成宗纪一》记载:“凡上封事者,命中书省发缄视之”,指官方处理密封奏章的过程。
四、注意事项
现代汉语中该词使用较少,常见于文言或历史文本。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用“拆封”“启封”等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发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发缄」是一个汉语词语,它指的是在信函、文件等的封口处盖上印章或封条,使其封闭起来以示密封、保密。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发缄」这个词可以拆分成「发」和「缄」两个字。其中,「发」字的部首是「犬」,「缄」字的部首是「纟」。根据笔画数,「发」字有八画,「缄」字有六画。
来源和繁体
「发缄」一词的来源较为晚起,是由早期的「封缄」一词演变而来的。在传统的繁体字中,「发缄」可以写作「發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发缄」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其中,「发」字的一种古体写法是「灋」,而「缄」字则有「緘」或「縑」的写法。
例句与组词
1. 他在公文上发缄后,亲自送到了收件人手中。
2. 请将这封信缄封后投递到对方的邮箱。
组词:打发缄信、收发缄件、发缄处、发缄物品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封缄、封闭、密封
反义词:拆封、解缄、开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