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小山的意思、大小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小山的解释

即大山小山。 唐 罗隐 《暇日投钱尚父》诗:“望高 汉 相东西阁,名重 淮王 大小山。”参见“ 大山小山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角度解释,“大小山”一词的含义及权威解析如下:


一、基础释义

“大小山”指高山与小山的并称,泛指形态、规模不同的山峦。该词强调山的对比关系,常见于古典文献中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山”与“小丘”的辩证观。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卷,第245页。


二、修辞延伸

在文学语境中,“大小山”常通过对比突出空间层次感,例如:

例证:“登大小山而望,云雾缭绕其间。”(《王力古汉语字典》)

此用法既描述地理景观,亦暗喻人生境遇的高低起伏,体现“以小见大”的哲学意蕴。

来源: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2005年,第87页。


三、典籍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下》:

原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朱熹注曰:“东山,鲁之小阜;泰山,则鲁之巨镇。大小山者,喻境之殊也。”

此处以“大小山”喻指境界差异,成为后世沿用之典。

来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358页。


四、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大小山”多用于地理描述或比喻性表达,如:

例句:“城市边缘的大小山丘,构成天然的生态屏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来源: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第235页。


以上解析综合权威辞书及经典文献,完整呈现“大小山”的词义演变与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大小山”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一、词源与典故

  1. 汉代文人著述的归类
    该词最早源于汉代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创作辞赋时,按作品内容分为“大山”和“小山”两类,类似《诗经》中《大雅》与《小雅》的区分。这种分类可能体现了不同题材或风格的差异,如“大山”或指宏大的主题,而“小山”则偏向细腻之作。

  2. 对兄弟的雅称
    后世引申为对同时有名望的兄弟的称呼。例如南朝梁的隐士何点、何胤兄弟,分别被称为“大山”和“小山”,取其才德并重、各有千秋之意。

二、现代语义与用法

  1. 形容差距显著
    作为成语,“大小山”可比喻两个事物在规模、能力等方面的悬殊差异,例如:“这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堪称大小山,难以相提并论。”。

  2. 地理实指与文学意象
    在具体语境中也可指实际的山峰大小差异,如古诗“望高汉相东西阁,名重淮王大小山”,或描述自然景观中的山石分布。

三、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典故或使用案例,可参考汉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爱戴騃蹇昂然自若参用传袭搐鼻带胁答纳珠单比弹腿登相丢番風稜封二告发攻没公情鬼门关果布嗨子戏后验俭吝霁波进候金石人进酌戟矟具备厥昭俪辞浏飈龙腾虎跃乱岁乱杂杂马尔代夫满大门板闷声不响秘藴蓦然回首木化九隆木那克鹏翥前仆后踣琼璈三豹神惊石瘦减税俗睡性四校厅宇铜爨土帮脱脂棉亡是叟万签插架物联网小性格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