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尾的意思、秃尾的详细解释
秃尾的解释
(1).尾巴毛疏而短。《北史·杨愔传》:“ 愔 曰:‘卿前在 元子思 坊骑秃尾草驴,经见我不下,以方麴障面,我何不识卿?’ 漫汉 惊服。”
(2).鲢、鳙等类鱼的俗称。 唐 杜甫 《观打鱼歌》:“ 徐州 秃尾不足忆, 汉阴 槎头远遁逃。魴鱼肥美知第一,既饱驩娱亦萧瑟。” 钱谦益 注:“ 徐州 谓之鰱,或谓之鱅,殆所谓 徐州 秃尾也。” 唐 陆龟蒙 《秋思》诗之二:“至今思秃尾,无以代寒葅。”
词语分解
- 秃的解释 秃 ū 人无头发,山无树木,树木无枝叶:秃子。秃头。秃顶。 鸟羽毛脱落,物体失去尖端:秃鹫。秃笔。秃针。 表示不圆满、不周全:文章的开头写得有点秃。 尖 笔画数:; 部首:禾; 笔顺编号:
- 尾的解释 尾 ě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量词,指鱼:三尾鱼。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头
专业解析
“秃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义两个层面来理解:
-
字面本义:
- 秃: 指(毛发等)脱落、光秃,没有遮盖物。
- 尾: 指尾巴。
- 合义: 字面意思是指尾巴光秃、没有毛的状态。常用于描述某些动物(如狗、马、鼠等)尾巴的特征。例如,古人观察到的某些鼠类尾巴短而毛少,可称为“秃尾鼠”。
-
引申义:
- 由“尾巴光秃”这一形象,引申指事物残缺不全或收尾潦草、不完整的状态。这类似于“虎头蛇尾”中“蛇尾”所表达的意思,强调结尾部分不理想、不丰满、草率收场。
- 在文学或日常语言中,可以用来批评文章、计划、工程等结尾部分做得不好,缺乏力度或完整性。例如:“这篇文章开头很精彩,可惜结尾写得太秃尾了。”
权威性解释参考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作为中国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它对“秃”和“尾”的释义是理解“秃尾”组合含义的基础。“秃”明确解释为“(毛发)脱落;(树木)没有枝叶;(山)没有树木”,而“尾”解释为“尾巴;末端”。组合起来即指向尾巴光秃或末端不完整的状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 《汉语大词典》:这部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辞典收录了更丰富的古汉语词汇和用例。虽然“秃尾”可能不作为独立词条出现,但其中对“秃”和“尾”的详尽训释(包括古义和用例)为理解“秃尾”的含义提供了深厚的语源学依据(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
- 古代文献用例: 在古代文献中,“秃尾”常用来描述动物的特征。例如,在《本草纲目》等博物学著作中,有对“秃尾鼠”等动物的记载(来源:李时珍《本草纲目》),这印证了其描述动物尾巴无毛的本义。其引申用法则在历代文论和笔记小说中有所体现,用以形容事物的不圆满或草率结束。
“秃尾”的核心含义是指尾巴光秃无毛,并由此引申形容事物结尾部分不完整、不理想或草率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其引申义的使用更为常见。
网络扩展解释
“秃尾”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一、字面含义
-
尾巴毛稀疏短小
指动物尾巴的毛发脱落或短少,常用于描述驴、马等动物的尾部特征。例如《北史·杨愔传》中记载:“卿前在元子思坊骑秃尾草驴”,即用“秃尾”形容驴的尾巴状态。
-
鲢鱼、鳙鱼的俗称
在唐代文献中,“秃尾”被用来代指鲢鱼、鳙鱼等鱼类。如杜甫《观打鱼歌》提到“徐州秃尾不足忆”,钱谦益注解称“徐州谓之鲢,或谓之鱅(鳙)”,说明这一用法具有地域特色。
二、延伸与争议解释
部分词典(如)提到“秃尾”可作成语,比喻“情况糟糕”,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文献,可能为现代引申义或误传。实际应用中,该词仍以字面含义为主,例如的例句“秃尾草驴”“高家堡古镇……秃尾河畔”均指具体形态或地名。
- 核心意义:动物尾毛稀疏或特定鱼类代称。
- 注意:成语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谨慎判断,建议优先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颁发罢人巴歈鞭板徧赐不置可否草台戏柴丬长益池堂春膏差互蹙鞠存奬打呼噜电尾迭肩放秋垄凤歌鸾舞坟垆赋归田跟夫格磔勾魂官断浩丽鸿踪绛烟贱凌椒风矫拂架子车界部稽伏肌肌净火精手静正孔疏傀儡戏哭竹览取乐妇猎师鳞列滤尘器漫家肭朓青粱七迁山赀书招锁口诉述贴费贴助托寄向夕限钱西风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