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色笔的意思、五色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色笔的解释

(1).几种颜色的笔。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耆旧·安安先生》:“先生好读书,老而弥篤,案头尝置五色笔,见载籍中有人地事蹟年月先后可疑者,必釐而点乙之。” 周祖谟 《<世说新语笺疏>前言》:“本书经始于一九三七年,曾分五色笔以 唐 宋 类书和 唐 写本《世说》残卷校勘今本。”

(2).五彩妙笔。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淹 罢 宣城郡 ,遂宿 冶亭 ,梦一美丈夫,自称 郭璞 ,谓 淹 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 淹 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復成语,故世传 江淹 才尽。”《宋史·范质传》:“ 质 生之夕,母梦神人授以五色笔。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 沉昌眉 《和弟》诗:“夜梦五色笔,日拥百城书。”

(3).喻文才。 唐 李商隐 《县中恼饮席》诗:“若无 江氏 五色笔,争奈 河阳 一县花。” 宋 叶适 《题潘彦庶群书辨正》:“ 潘彦庶 少有五色笔,本州亟荐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色笔"作为汉语典故词汇,具有双重文化意涵。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既可指代南朝文豪江淹的"梦笔生花"典故,亦可追溯至唐代李白"笔头生花"的传说,均与文人创作才能密切相关。

在《南史·江淹传》记载中,江淹早年梦获郭璞所赠五色笔,遂成华章,后复梦郭璞索回此笔,自此"江郎才尽"(卷一〇四)。此版本的五色笔成为天才文思的具象化象征,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二亦言:"江郎五色笔,尚留天地间",印证其作为创作灵感的经典意象。

另一说源自《开元天宝遗事》载李白少时梦笔头生花,后成"诗仙"(卷下)。此典故经宋代《太平广记》传播,五色笔遂与李白的浪漫诗风产生关联。当代神话学家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指出,这两个典故虽人物不同,但共同构建了"五色笔"作为天赋异禀的文学符号体系。

现代汉语中,该词常用于比喻卓越的文采或创作才能,如钱钟书《围城》中"仿佛江淹的五色笔,被仙人收去了"的隐喻。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标注,该典故词适用于文学创作语境,具有警示文人保持创作活力的深层文化意蕴。

网络扩展解释

“五色笔”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解释可从字面、典故及引申义三个层面展开:

一、字面含义

  1. 多种颜色的笔
    指实际用于标记或书写的彩色笔。例如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载,有人用五色笔在文献中标注疑点。

二、典故传说

  1. “江郎才尽”的传说
    南朝梁代文人江淹曾梦见西晋文学家郭璞索回寄存的五色笔,此后文采衰退,成语“江郎才尽”由此而来。此故事成为文学才华消逝的象征。

三、引申含义

  1. 文才与妙笔的象征
    • 喻指超凡的文采,如《宋史》记载范质出生前,其母梦获五色笔,预示其未来文才。
    •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县中恼饮席》中以“若无江氏五色笔”反衬文采匮乏。杜甫、贯休等诗人也常在诗中用此意象赞颂才华。

四、文化影响

这一典故衍生出对文学天赋的浪漫化解读,五色笔成为文人追求创作灵感的象征,兼具“得笔则才思泉涌,失笔则枯竭”的双重寓意。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词或历史记载,可参考《南史》《诗品》等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报恩碧罗天草绿草木萧疏车槥陈策抢攘城市化谶语赤白白春事存档大息电船调譺发旦反咬一口沸踊纷繁浮索敢作敢当格登购收乖寡闳卓怀顾货黩忽哨胡市叽咕车金麸禁卫九疑吉乌坎侯漆扣环狂饮暴食令书曼声没底坑明验大效瓶罄罍耻评释普济羣生轻扬倾坠噙口钱逡迍然诺三道头散碎三牙社鸣戍烟籉笠通则驮绒外宠下禄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