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到悬的意思、到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到悬的解释

倒悬,倒挂。《汉书·匈奴传下》:“ 匈奴 使怒,收 乌桓 酋豪,缚到悬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到悬"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独立使用,其核心含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倒悬"相同,指"头朝下、脚朝上地悬挂着"。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古籍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倒挂;颠倒悬挂

    指物体或人头部向下、足部向上的悬挂状态。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卷,第1231页)、《汉语大字典》(第2版,第107页)。

  2. 比喻处境极其艰难危急

    源自身体倒悬带来的极度痛苦感,引申指陷入困苦、危殆的境地。

    来源:《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58页)。


二、词源与古籍用例

  1. 古汉语中的本义

    《说文解字》未直接收录"到悬",但"到"通"倒","悬"即悬挂。如《汉书·贾谊传》:"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悬如此。"

    来源:《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18页)。

  2. 引申义的经典用例

    • 《孟子》:以"解民倒悬"比喻解救百姓于苦难(《孟子·公孙丑上》)。
    • 《后汉书》:"中国倒悬,望公如岁。" 形容国家危如累卵。

      来源:《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9页)。


三、现代使用建议

现代汉语中,"到悬"已被"倒悬"取代,常见于成语(如"解民倒悬")或书面语,强调极端困境。例如:

"灾后重建刻不容缓,如解倒悬之急。"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2.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
  3. 《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
  4.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5. 《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网络扩展解释

“到悬”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到悬”意为倒悬、倒挂,指物体或人头部朝下悬挂的状态。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性不同的来源中均被提及,例如:

二、扩展解释

部分来源(如)提出“到悬”可引申为“人或事物处于危险境地”,类似于成语用法。例如:“形容人或事物到了危险的边缘,即将发生不幸。”
但需注意,这一引申义在其他文献中较少出现,可能属于现代语境下的拓展或误读。古汉语中更常见的比喻词为“倒悬”,如《孟子》用“解民倒悬”比喻解救困苦。

三、使用建议

  1. 古籍引用:在解读文言文时,优先采用“倒挂”的本义。
  2. 现代语境:若需表达“危险处境”,建议使用“倒悬”或“岌岌可危”等更通用的词汇,避免歧义。

四、总结

别人正在浏览...

懊躁白头相并宝苗豹钱霸王别姬不奈何不抟侧目抄书屮稾传见串狎丁西林对空策工农联盟官生谷类作物黄狗黄绶话头护壁诲化魂惊胆落假妇人筋节金仙拒却空梦魁颜澜澳粱肉燎疱隆想末品囊首拿腔作调暖心话箐峒倾晖器世间鳅鰕鮂鲉呿嗋上志山积社客申辩神盟是件诗礼守淡擡举讨问逃逸无头告示险不响屧宵晖泻卤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