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君的意思、道君的详细解释
道君的解释
(1).道教中之地位尊贵者。《太平御览》卷六六二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登真隐诀》:“三清九宫并有僚属,例左胜於右,其高总称曰道君,次真人、真公、真君。”亦作为对道士的敬称。 晋 葛洪 《神仙传·黄初平》:“其兄 初起 ,行山寻索 初平 ,歷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 初起 召问之曰:‘吾有弟名 初平 ,因令牧羊,失之四十餘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
(2).指 宋徽宗 。《宣和遗事》前集:“ 道君 好道宠 灵素 ,天下伽蓝尽灭形。”《水浒传》第十二回:“ 道君 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 太湖 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
词语分解
- 道的解释 道 à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
- 君的解释 君 ū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 古代的封号: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 对对方
网络扩展解释
“道君”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道教中的尊贵称谓
-
地位崇高的道教人物
指道教体系中地位极高的神灵或修行者。根据南朝梁陶弘景《登真隐诀》记载,道教神系中“三清九宫”的僚属最高者称为道君,其次为真人、真公、真君等。
例如,老子(李耳)被尊为“道君”,《幼学琼林》明确提到:“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
-
对道士的敬称
在世俗语境中,也可作为对修道有成者的尊称。如晋代葛洪《神仙传》记载,黄初平(即黄大仙)因修道成仙,被世人称为“道君”。
二、宋徽宗的代称
宋徽宗赵佶崇奉道教,曾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因此史书及文学作品中常以“道君”代指他。例如:
- 《宣和遗事》记载:“道君好道宠灵素,天下伽蓝尽灭形”;
- 《水浒传》第十二回提到宋徽宗因修建万岁山,派遣官员运送花石纲。
补充说明
“道君”在文学中偶有引申用法,如辛弃疾词“莫道君行早”,但此类用法与宗教和历史含义无直接关联。如需更详细文献来源,可参考《太平御览》《宋史》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道君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道君是一个汉字词汇,道指的是道教中的道,即宇宙万物的本源,君则指的是君主。因此,道君可以理解为“道教的神明”。在道教信仰中,道君是人们崇拜和祈求庇佑的对象,被认为能够保佑众生平安、福寿安康。
拆分部首和笔画:
道君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辶(辶表示“走”的意思),右边的部首是君(君表示“君主”的意思)。拆分后可以分为辶和君这两个部分。
来源:
道君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在中国古代,道教信仰逐渐兴盛,人们开始崇拜道教的神明。为了表示对神明的敬意,创造了道君这个词来称呼道教的神明。
繁体:
道君这个词在繁体中的写法与简体中相同,没有显著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关于道君这个词的古代写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例句:
1. 我们信奉道君,希望能够得到神明的庇佑。
2. 请道君保佑我的家人平安健康。
组词:
道君这个词本身是一个词组,一般不会再与其他字组合成新的词汇。
近义词:
道君的近义词可以是“道祖”,都指代了道教中的神明。
反义词:
道君的反义词可以是“凡人”,指的是人类普通的存在,与神明相对立。
别人正在浏览...
百衲琴白譔不道人不虞之隙车饰宠私翠瓜存政打耙大搜短撅撅恶癖脯羞管城侯诡辉鬼録韩陵山寒蜒皓齿明眸横衊很心合生红牌幻眇化人宫降死校注讥呵禁室纠纠拘箝诓诈阑道率古麦个扪循明君逆风平午乾安潜遁气氛泣鱼戎具赛饮散布使馆曙河私币嵩阳书院所在多有檀主瓦垅玩色巫峡无作睍睍嚣呼西村邪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