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抱柱的意思、抱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抱柱的解释

[abide (stand) by one's pledge (promise)] 信守誓言或约定

详细解释

(1).《庄子·盗跖》:“ 尾生 与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以“抱柱”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玉台新咏·古诗<穆穆青风至>》:“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唐 李白 《长干行》之一:“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臺。” 陈去病 《惜别词》:“而今抱柱空遗恨,流水悠悠岂復情。”

(2).比喻死守陈规而不知变通。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诗》:“若反以新为嫌,是必拾人牙后,人云亦云;否则,抱柱守株,不敢踰限一步,是尚得成家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抱柱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典故性词语,其核心含义指坚守信约、至死不渝。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解析:

一、本义溯源

抱柱典出《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本义指尾生为守约抱住桥柱被洪水淹没的行为,凸显对承诺的极端坚守(《汉语大词典》)。

二、引申义项

  1. 信守诺言

    强调不惜代价履行约定,如《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即用此典(《古代汉语词典》)。

  2. 固执坚守

    含贬义时指不知变通的迂腐,如王勃《上刘右相书》"尾生没水,微讥于守株"的批判(《成语大辞典》)。

三、用法特点

四、文化影响

该词浓缩儒家"信"伦理与道家对教条主义的反思,成为中华诚信文化的符号化表达,现代仍用于赞誉重诺精神(如"抱柱之信")。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3. 《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4. 《中华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网络扩展解释

“抱柱”一词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建筑学本义

指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结构部件,即「抱框」。在两圆形金柱或檐柱之间,为安装门窗而增设的矩形立框,作用是加固门窗结构。多见于传统木构建筑中,属于功能性构件。

二、典故引申义

源自《庄子·盗跖》中“尾生抱柱”的故事:

其他衍生用法

  1. 艺术领域:现代行为艺术家何云昌曾以《抱柱之信》为名创作作品,通过肢体浇筑水泥再现典故场景。
  2. 批判性解读:清代赵翼等学者用“抱柱”暗喻不知变通的守旧思想(此用法较少见)。

建议结合《庄子》原文或古建筑图鉴进一步理解具体语境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嗄嘶白炽灯白头蹀跇不禄草异吃马屁胆大妄爲倒指戥头巅疾帝青凤铎風流體風信鷄改良主义公执归勘国祸故疏后稚贾仇家老简板对江帆借春对接脚壻廐卒居官空桑况乃狂笑馈餫嚂嘘寥远流潦冥惷迷途知反逆子弄黍破身翘首骑虎情贤阙疑趋战入道擅构上遂市俚熟惯説短道长四体不勤松阴滩响天构团集吐谈外手问询涡盘